第151章 祸水东引(2 / 3)

帝国能臣 鱼子浚 4106 字 2017-09-20

老驿丞手一挥,心腹小厮便将这价值万两白银的“金饼子”放在了桌上,接着他从怀中取出了一锭白银,塞进了为首大汉的手中:“这是给哥几个喝茶的钱,请收下、手下!”

“驿丞大人客气了!”那名汉子掂了掂银锭的分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一次交易无论对于驿丞还是这六人来说,都有着非常丰厚的回报。驿丞可以从买主那里得到一笔可观的佣金,这六人回去后也能从陈冕那里分得一块“金饼子”。对于他们这些跑腿的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之所以有如此丰厚的回报,在于存在着相当的风险。弘文五年“整肃边关”的行动之后,朝廷加大了对走私马匹活动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于“大月”“河洛”这类产自西域、漠北的战马,历来是打击的重点对象。但这类骏马又是各地达官显贵的最爱,所以价值居高不下。淳封城中,品相好的“河洛”马可以卖出上千两白银,次一点的也能值八百两!

萧鲎主政太仆寺期间,陈冕就与之暗中勾结,经营漠北生意的马商认识不少;加上现在车骑营移师北上,为他走私马匹牟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饶是如此,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转运马匹的事情,都是放在晚上进行。而淳封城外的这一个驿站,就是他和买主约定的交货地点。

双方正为交易达成互相恭贺之时,驿站外却响起了喊杀声——一伙身份不明的匪徒举着火把已经将驿站团团围住!

“驿站里的人听着,我们只求财、不要命!将钱物和马匹统统交出来,留你们一条狗命!”只听见门外的匪徒们大声叫嚷道。

“怎……驰道怎么会有劫匪出现?”老驿丞顿时慌了神了,他守着这个驿站十多年了,驰道本来就是供军队调度所用,从来没听说过有劫匪会傻不愣登地守在驰道上打劫,目标还是这个位于穷乡僻壤的驿站?

“驿丞大人先莫怕!我等看看外面到底是何情形?”那六人都是军人,对于这种情况虽然错愕,但也还镇定。

“先将这些‘金饼子’收起来,我与驿丞出去与他们交涉!”为首的大汉拉起瘫坐在地上的驿丞,朝着门外走去;其余五人则四处寻找能够藏起“金饼子”的地方。

“众位好汉……这里是驿站,哪有什么钱财、孝敬诸位?”老驿丞和那名大汉来到驿站门口,看着三十多号蒙面歹徒,心中一阵哆嗦。

“不错,此处是驰道,四周都有军队巡防,诸位若是识趣,就收了这块银锭速速离开,免得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那名大汉说着将老驿丞给的那块银锭扔到匪徒面前。

三名匪徒骑着马儿走到驿丞和大汉面前,看着滚落在地上的银锭,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不够、不够!我们一早就盯上你们了,驿站的马厩里藏着二十匹来自漠北的宝马良驹,价值可远远不止这块银锭!速速将马儿牵出来,我等还能饶你们一命!”

大汉和老驿丞对视一眼,不由得心沉了下去,他们白天不赶路,马儿也都藏在买通的驿站里,只在天黑的时候才赶到下个一个点,眼见得交货了,却还是被人认出了马匹的来历。

“哪里有什么漠北的宝马良驹,驿站里的都是军需马匹,你们敢劫走,就不怕被朝廷剿灭吗?”大汉虽然心虚,但嘴上依然强硬。

“是不是漠北的马一看便知。”左边的匪首说着手一挥,立马就有十人操着明晃晃的刀子要进入驿站;大汉大手一张、胸一挺,堵在门口不让他们进去。

“老二,这位兄台倒是有些骨气。”中间的匪首瞪了大汉一眼,高声喊道,“弓箭手准备!”

话音刚落,从匪徒中钻出十名手挽强弓的蒙面大汉,齐刷刷地将蘸着火星的箭矢对准了大汉。大汉一看这个架势,知道来者不善,好汉不吃眼前亏,若是与之强抗,只怕自己今天真的要将小命交代出去。

大汉瞟了驿丞一眼,忽然想到反正钱已经到手,这二十匹“河洛马”已经交货了,被他们劫走也无所谓,便乖乖地让出了道。老驿丞见大汉让出了道,顿时急了,急忙拉着大汉往门口拽,边拽边喊:

“可不能让他们把马劫走!我可是已经付了钱的!”

大汉一听老驿丞说这话,心中一阵暗骂,忽然握紧拳头往他肚子上重重捶了一拳,老驿丞吃受不住,捂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

“听这位驿丞大人说,除了漠北骏马,还有交易的钱财?”三名匪首顿时眼冒精光。

“老东西胡说八道的!马匹就在马厩中,我这就带诸位好汉去牵!”大汉谄笑着做了个“请”势,心中却在祈祷着他们可千万别盯上那些“金饼子”。

三名匪首聚在一起商议了一会儿,对大汉说道:“你很识相,这点不错。叫你在驿站里的弟兄们出来,去马厩把马儿给我牵出来,随我们一块儿走吧!”

“哎、哎!”大汉连忙点头哈腰,往驿站里跑去,不一会儿他便率领着自己的兄弟们从马厩里将二十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