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家事(1 / 3)

那年08 木头和鱼 3808 字 2017-08-18

熟悉的车站,熟悉的味道,一张卷饼,一杯豆浆,解决了早餐之后,陈枫踏上归家的客车。

彼时的他望着窗外飞速略过,在道路两旁的杨柳,想着自己才刚刚开始的人生,嘴角不由的向上翘。

“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不得不说,他现在像一个诗人了,而且想起了一首骚人的诗: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也许更为诱人,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

许多许多年以后: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人生有这样两条路,一条很美,另一条也很美,上次我走了那一条,这次我选择另一条!

……

……

“师父就是前面,老林村站点停就行,我后面有东西。”

“嗯,你慢点啊。”

“好的”

滴滴,呼,陈枫下车了。

没人来接,农村孩子抗造,电话里说的也很清楚,还是他交待的:“接什么接,怪不方便的。”

于是,他一个人抗着行李包,走在了乡间小路上,说是小路,其实一点也不小,08这几年国家政策偏向于农村倾斜,别的不说,路修的蛮好,而且这时的水沟还没臭,环境勉强算得上及格线的边缘。

进了村,约么早上9点钟,7,8月份,这时候正是农闲,路上能见到的人很多,招呼也就打个不停,三爷爷,大叔叔的叫着,其实真正也没有多近多亲的关系,但是你不叫,老一辈的就觉得心里不舒服,然后就去找你爸妈叨叨:“你家孩子看起来太老实了,不愿意说话,以后,哎。”

他们这么一说,时间长了传到爸妈的耳朵里,爸妈再来几次耳提面命“见人说话啊!”,陈枫也明白过来味了,不就是说句话,认个大爷,叫个叔叔,还都是邻里乡亲的,怕啥。

“四大爷,干什么去啊。”

“去西头一趟,有点事。”

……

“刘叔叔,好!”

“张姨,去哪里啊?”

一路夹杂着乡音和不停的问侯,在别人“这小子懂事了”的目光中,陈枫行至自家大门旁。

房依旧是那个房,家还是那个家。

独栋,大别墅,房前院后加起来,将近1000平米,这要搁在沪市,那可就是贼拉NB的存在,可惜在老林村,这样的院子不说家家户户也差不离。

“爸,妈,我回来了。”扛着大包进了家,他一点没打怵,开心中带着快慰,也没有丝毫近乡情怯的感觉,就是有一种回到港湾的温暖,前世今生都是如此。

“回来了,回来就好,进屋歇着去吧,这一趟出去涨见识了吧,哈哈,我就说,孩子还是得锻炼锻炼,不然怎么能行。”大嗓门,豪爽的不得了,老爸哈哈着看着陈枫进了屋。

“孩子瘦了。”老妈和他爸的关心点根本不在一个面上。

“瘦点好,结实。”

“嘿嘿。”陈枫笑了笑,然后打量起了老爸。

陈父,08年也接近50岁了,白头发,皱纹不深,有点秃顶但不明显,他身上冒着细汗,手指甲隐隐有些发黑,不是得了什么病,是上面有很多泥土,指甲缝子里也都是,双手一样,他手里还拿着一个抹子(盖房子需要的工具)。

老人总体来说是健康的,和后世一样,用陈父的话说,就是他底子硬。

陈母则不一样了,女人和男人比,身体方面本就是比不了的,再加上,陈母生他的时候伤了元气,一直都是体弱,这么些年,跟着陈父操劳,大毛病小毛病累积下来可是不少,所以一眼看过去,就很心疼。

前世的时候,17年,她积劳成疾——甲状腺癌。

癌症啊,农村人的思想,沾上了这个字,就是必死的结局,那段时间,陈枫陪护,陈母抑郁苦闷,经常夜里偷偷看他,而且看着看着,眼泪就不停的向下落。

泪水不小心落在睡在床遍他的手背上,他醒了,问她为什么哭,弄明白了原因,他先是轻声,后是大声的:“妈,你没事,医生都说了,这病能治,最少也能活10年。”

劝啊劝,可一夜间母亲还是老了,好些天缓过来的时候,总是念念不忘的说:“妈还没看娶媳妇呢,呜呜……”就别提那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