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为什么要读书?(1 / 2)

那年08 木头和鱼 2591 字 2017-08-18

老林村,陈家杰,陈家俊,陈家康是三兄弟!

排行老大的陈家杰混的最好,是附近小镇上的派出所所长,他50岁左右,国字脸,出行都是警车,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威严,用陈枫爷爷的话说:“他大儿子有出息,是老林村里出的唯一一个吃官饭的。”

对的,正因陈家老大吃官饭,早年陈家也风光过,那时候村里只要有什么事,鸡毛蒜皮,托这个人,找那个人,最后糖葫芦穿来穿去,总要托到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陈家杰,陈枫的大伯!

也正因为他的存在,陈家村不论是稻田抢水,还是修堤,修路都没怎么吃过亏,所以那时,村里不管老小,都是敬着,巴结着陈家,今儿送点啥,明儿又送点啥,你不要都不行,他们会说:“发达了,看不起我是不是!”

就是这么直接,很没办法,搞的陈家杰那个时候都不怎么敢回家,因为他一回家,保准七大姑八大姨,邻居邻里,齐聚一堂,年轻的时候给他找对象,结婚了给他弄补品,生孩子了教导他育儿经验!

直到时间跨入21世纪,交通方便了,媒体发达了,这种情形才有所好转,而近年来,由于他年龄大了加上民众仇富仇官意识觉醒,除了那些真有事的,老陈家就是门可罗雀了。

毕竟,老陈家是老陈家,陈家杰是陈家杰,陈家老爷子再NB,说话再有用,那也在于他儿子听不听呢,更何况不听是常事!

能当上所长,陈家杰也不是傻子,早年的无奈就不提了,今儿你说帮这个,明儿又要帮那个,老爷子话说的再狠,三十岁以后,他就没怎么听过!

什么帮衬,什么维护,时代不一样了,老一辈那一套,他早都不吃了,混的还不是好好的,还当着局长!

不过老爷子当年还是很明智的,那个年代能砸锅卖铁送他去读书,真是不容易!

陈家算是积福的,早年里,陈家杰,陈家俊两兄弟读书都很好,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你在老林村,常常能听到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好好念书,读书有出息。”

而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陈家杰而流传开的,早年的时候统一的口径可不是这个,而是“念书有啥用,出来还不是给别人打工!”

嘿,一村的学习之风因一个人轮转,世间还真有这样的道理!

……

……

陈父呢,那天接到电话,先是给儿子一番勉励,然后开始讲故事,一共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就是关于他自己和他大哥,故事是这样的:

年轻的时候,陈父和陈枫大伯读书成绩都很好,陈枫的爷爷希望两人都读高中,说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书。

结果,陈父读到初中,看武侠小说,刀枪棍棒,斧钺钩叉,他觉得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读了,于是去打工。

而陈枫大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那个年代比较难考),挖了三年矿,分配回家乡派出所,发现他是全乡惟一一个高中生,于是指派去警校学警务。

后又被指派做警员。

后又因工作出色被任命所长。

后又得到县市级工作。

现在是县公安局局长。(家乡人,包括陈枫傻傻分不清楚,习惯叫所长)

全因读了高中,而他打工回来只能务农,说到这,陈父已经是后悔不跌!

陈父的意思只有一个:“孩儿啊,你TM回来读书,这决定是妥妥的,没错了!”

讲完了这个故事,陈父意犹未尽!

他想了想,又给陈枫说了个故事,这次讲的故事就更古老了,还磕磕巴巴的,有点不太熟,听得陈枫甚至有点想笑!

因为他感觉父亲是照着什么东西念的,而且故事很像是早年间家里破旧《意林》上的小故事:

他说的是明朝时候,男主叫张松茂,女主叫金媚兰,这俩人私通被人告到官府。

巡抚王刚中看这二人俱是眉清目秀,举止儒雅,有心成全。他指着堂前一蜘蛛网上的蝴蝶对张松茂说你以此作诗。

张松茂道:“只因赋性太癫狂,游遍花丛觅异香。近日误投罗网里,脱身还藉探花郎。”

又指着珠帘对金媚兰说你以此为题赋诗。

金媚兰道:“绿筠劈成条条直,红线相连眼眼齐。只为如花成片断,遂令失节致参差。”

王刚中听罢,击节赞叹。

提笔写判词道:“佳人才子两相宜,致富端由祸所基。判作夫妻永偕老,不劳钻穴窥于隙。”

反而给俩人成了好事。

陈父巴拉巴拉,总结陈词开始了——“小子,你给我听好了,读了书你是才子佳人,没文化你就是奸夫**,读书有用。”

陈枫,哈哈哈大笑的答应着,自己怎么就遗传父亲的快意豁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