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子弟的學費與在島上的生活費是自付的,畢業後愛幹嘛幹嘛去。平民子弟不同,家境普統以下的,學費與生活費往往是真理之塔代墊的,有點像地球上的學生助學貸款。只是真理之塔不缺錢,缺人,畢業後這類學生通常得為真理之塔工作幾年,以工代償。視每個人的表現與貢獻度不同,短短幾年就能無債一身輕的也有,拖拖拉拉耗上十年才回復自由身的也有。
輝聖教廷那邊與真理之塔有協議,發掘出有命系親和力天賦者,教廷有優先錄取的權利。不過這不是強制性,也看學生本人的意願。
輝聖教廷的牧師們相當於這個世界的醫生。除了魔法以外,人體結構、急救包紮、縫合止血、醫藥知識等都要學,比起真理之塔的四年制,一個合格牧師要經歷七年的學制才能畢業。對桃樂絲這樣家境不富裕,無法千里迢迢去探望孩子的家庭來說,七年確實是有點長了。
之後,吳憲孟就利用自己中午的休息時間,給這兩個他眼中的小孩子補課。不過他也不想再教更多的學生,要求他們兩個不要到處去跟別人說這個事情。羅伊與桃樂絲兩個小孩嘴巴還算緊,他們三個之後再也沒受到其他學生的打擾。
相處下來,羅伊與桃樂絲對吳憲孟的態度也慢慢改變,說起貴族或奇洛人壞話時,起碼還知道加一句:[亞斯提你例外。]弄得吳憲孟哭笑不得。
但丁大陸上泛用的曆法是是四百天一年,每二十五天一個月,每十六個月一年。真理之塔南方院,在每年的第八月與第十六個月休假,教職員與學生們這段時間都能從工作或學習中喘口氣,好好休息一下。
家裡有錢離學院路程又不算遠的,可能會坐船回家一趟,要不去附近島上遊玩,或是讓家裡來人探望。家裡沒錢的就待在島上休息,當然平民子弟中覺悟夠的,不乏在這段時間努力惡補通識課程,希望能夠趕上貴族子弟的。他們跟貴族子弟不一樣,除非那種資質特別優秀,被某位教授看上的,不然是沒有像吳憲孟這樣,有拜師資格的。沒有專屬指導教授的他們,通常會在這段時間組成讀書會,彼此交流自習。
吳憲孟的身分自然不會被邀請,羅伊與桃樂絲兩個人都覺得拋下亞斯提去,自己去參加讀書會,有些過意不去。
不過吳憲孟很大方地表示沒關係,這些日子他有其他事情要忙。
確實也是如此。
他委託喬治、費雯帶回的家書,早在他開始通勤於學院村與北岸洞窟前就來了回信,而且一次來兩。
一封是他父親達伯布雷特˙吳伯爵寫來的。內容大概是贊同他不需要扈從、女侍,希望靠自己一個人刻苦在島上修行的決心,並安慰他,讓他不要為了失憶的事情沮喪。
[你永遠是我達伯布雷特的兒子!不用擔心,放手去做!]
另一封是他母親奧莉薇亞˙黃寫來的。內容基調可就與上一封不太相同。
[你這孩子怎麼就讓喬治跟費雯他們回來了?媽聽到你掉到海裡的消息後,沒有一個晚上睡好過,你知道嗎?你現在學院過得怎麼樣?跟的教授有沒有好好教你?沒有費雯給你煮飯,你吃得還習慣嗎?…………]
零零碎碎地寫了一長串,末了還加了一句:
[我知道你的隨身物品墜海的時候都沒了,這些錢跟東西你先收著,臨時買的東西不夠好,等我暑假過去看你的時候,再給你帶更好的去。]
儘管看到隨信來的金幣與與魔法用品,他感受到這位便宜母親濃濃的關愛,很受感動,但他還是忍不住感嘆,若是這副身體裡原來的小孩還活著,怕是要給這位母親寵溺成紈褲惡少。
收到信後,吳憲孟立馬給父母親,表示自己一切安好,請他們不用擔心,也請母親不要舟車勞頓,跑來看他。
然後讓定期補給航班,將自己的家書再帶回。
看著隨信寄來的金幣,還有魔法空間袋、法杖等裝備,他重新認識了自己出身的這個家族有多富裕。
跟遊戲中通貨只有金幣,金幣又不算重量,是以後期玩家動輒千八百萬金幣傍身的情況不同,歐隆王國的幣制可是有金銀銅鐵之分的。最小的流通錢幣是鐵幣,有面額一圓與五圓的,上面通常刻著歷代著名的元帥、將軍頭像。銅幣面額分為十圓與五十圓,刻的則是歷代著名的宰相、大臣等王國文職官員的頭像。銀幣面額一百與五百,刻的是國王與領主的頭像。
頭像被刻上通貨是一種榮耀,歐隆王國的文官武將為此殊榮,向來都是爭破頭,拼命表現與拉關係的。
國王與領主不用說,幾乎是每個上任的國王或領主,都要發行一下刻著自己人頭的錢幣。不過做得不好的王或領主,他們的通貨死後人家不愛用,自然會重新熔煉成銀器。
至於頭像被刻在金幣上,這是諸神才有的榮耀,凡人不可褻瀆。面額一千與五千圓的金幣上,都有各個不同的神像。但丁大陸上信某個神的信徒,通常會留一枚刻有所信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