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降劫匪(1 / 2)

承天游记 北大不姓杨 3716 字 2017-08-16

旬阳府乃南靖国擎龙州下的一个散州,紧挨龙徕山脉,本是南靖国内陆不起眼的贫瘠之地,此地最有名的是旬水河两岸的青蒿水酒,却因连日来陆续的几桩劫案在整个擎龙州风头一时无两。

旬阳府尹钱蠹端坐在他内府之中,面沉似水,两侧坐着旬阳境内的几位镇守,一个个面露苦楚之色。“依诸位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府尹钱蠹率先打破沉默。

诸人依旧低着头,闭口不言。坐在末位的一位青年镇守咬着嘴唇,似乎欲言又止。钱蠹瞧在眼里,亲自点了那青年的名姓:“封镇守,有何良策,只管讲来。”

青年起身上前一步,朗声说道:“禀大人,良策卑职尚未有头绪,但有一肚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只管道来。”钱蠹大手一挥,示意青年接着往下说。

“卑职有一事不明,敢问府尹大人,***子依我南靖律法该当何罪。”

“依南靖律法,凡***子者当判剜去双目。”钱蠹还未开言,坐在左上手的一位官员开口答道,此人姓吴名步平,乃是擎龙州的通判,此次前来专为断此劫案。

“吴通判所言甚是,当剜双目。”钱蠹心中犯嘀咕,不知青年此时为何突然问起律法。

“好,卑职还有一问。”

“速速讲来。”吴步平面色阴冷,看不出是怒是喜。

“依南靖律,凡不孝敬父母者当处何刑?”

“当处流刑,发五百里。”青年话音刚落,吴步平便如数答出。

“通判大人,卑职还有最后一问!”青年加重了语气。

“封镇守,今日请你们等前来,专为寻求破山贼劫案之法,不是让你专程来讨问南靖律法的。若无它言,速速与我退下。”这些日钱蠹心中本就烦闷,劫案频发却找不到应对之法,青年一再的询问让钱蠹有些不耐烦,出言将他打断。

吴步平伸手挡在钱蠹前面:“讲!”

“是,大人。”青年挺直了身板,一字一顿的说道:“私铸兵铁,意图谋逆者该当何罪!”

“谋逆乃大罪,其罪当诛,依律当处大辟,诛三族。”吴步平说完,依旧面色阴冷的看着青年。“可还有何要问的?”

“卑职心中疑惑,大人均已一一解答,再无他问。”说着青年中怀中抽出一书卷,手捧书卷举过头顶。“通判大人,卑职现有三份案卷相呈。第一件乃栗园镇乡绅吴仁理***子,致该女子自缢案;第二件是高山村里正田友贤夫妇不孝生母,致其母投河案;第三件是潘家庄私铸兵铁案,另据悉潘家庄员外潘子美除私自铸造兵器外,还豢养近千私兵,对外谎称家丁,据传其与南韶贼子素有勾结。详细罪证此卷上俱有详细记载,还请通判大人公裁。”

“谋逆一事干系甚大,待我速速报与刺史大人再做定夺。”吴步平听完青年所说,微微皱了皱眉。“封镇守,你所呈之事可有证据,若是诬告,本官定不轻饶!”

“通判大人,卑职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点虚假,封行正甘愿受罚。”青年闻声,对吴步平深深一拜。

“来人,唤青儿进来。”吴步平对身边的一位侍者吩咐道。

侍者刚出门不久,一位白衣少年快步跑了进来。“通判,有何吩咐?”少年年岁不大,约莫刚及束发,面上还透着稚嫩,虽穿着一身白衣,周身却是黑如麦秆,大概是常在外行走的缘故。

“我这有一份密报,你即日启程返回擎龙城,亲自交与刺史,此事干系甚大,切不可贪玩误了差事。”吴步平从手中抽出一份案卷交到少年手中。

少年收下案卷,放入怀中,应了一声:“得嘞。”双腿一使力,一个呼吸之间便飞也似地跑出房去。

眼见青儿走了,吴步平回过身来,将目光又落在封行正递上来的剩下两卷案卷之上。看他没有言语,众人也都静静的等着,钱蠹也不例外,虽说他才是这旬阳府的地方官,可吴步平的官阶摆着呢,虽只比他高上半阶,加之又是擎龙州专管断狱的通判,如何,他也得敬人三分。

吴步平捧着封行正呈上的两份案卷仔细端详了半晌,猛然抬起头来看着封行正:“封行正,本官刚才细细审了你所呈案卷,依卷上所述,两案案犯所犯之罪均可定案矣。可本官心中亦有一问,望你能解答?”

“大人请问,卑职定当毫无保留。”

“正如方才钱大人所言,今日我等在此旨在商讨如何破解劫案,捉住犯案匪盗。你今日不言此事,反呈他案罪状,这又是为何?”

吴步平指着手中的案卷问道。

“卑职觍为一镇镇守,乃朝廷任命的一方父母官,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理,我即为镇守,自当管束镇中大小事宜。遇作奸犯科之事,上报通判审理又有何不可?况且,此两案的确与今日所议之事有牵扯?”面对吴步平的诘问,封行正不卑不亢,昂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