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莫藏魅主(3 / 3)

不似本地口音。是官兵吧?”

冷大愚浑身冒着汗,不知如何解围。

李未奢一字一顿的说道:“本在晋城杏林子门下从医,出师后,游历江南,多有治愈疑难杂症者,且分文不取。时下我在秀州已待数日,怎生没见过你等?若信不过,何必来请,就此别过!”

说罢转身要走,那男子却按着李未奢的肩膀一使劲:“嗯?!”

李未奢故意买个破绽,肩膀向下一沉,作柔弱状。

冷大愚忙解劝:“哎,枭鹰,枭鹰,这郎中是神医门生,专治莫藏魅主子的病,都打听好了,你却不信。”

那叫枭鹰的男人将信将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料你这北藩子也不敢在我盐枭岛上撒野。快上船吧!”

于是众人上船,接着抛波、掌舵、起锭、转帆,驶向茫茫大海。

纲船通常是用于运河漕运的,大综货物,官家、私贩多用这类船只。

不过眼下这支船,显然经过了改良,其船头极尖,吃水深,船虽大却似贴在水面叶片,疾若挂帆席。

盐枭岛是在明州和昌国之间连绵的小岛群之一,站在纲船上李未奢见岛上浮着一股不详的气息,那苍翠之间略有些暗沉,不知道这是不是心魔在作祟?

到了岸边,一队喽啰上前固定纲船,李未奢随他们绕过一段崎岖的山路到了一个山坳。

山坳里幽静,依稀鸟偶鸣,但见海崖边立一极小的门,这门夹在两块小山丘的最狭窄处,只有此处才能通往里面平坦的山谷,略有些井陉关隘、一线天的意味。

那门上只有一个牌匾,金字小篆刻的“盐枭岁安”。

又沿着曲径通幽的山间小路行了几里,绕过一座小山丘,豁然开朗,见到一片开阔地。

开阔地的四周由大大小小的山丘环抱着,在这片开阔地的不同地势上修建着各式各样的房子。

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修建在峭壁上的那座了,它突兀在空中,可以俯瞰整个山坳。

开阔地的中心有几个断断续续的小湖,湖不大,三四个相连,湖内满是残荷。

几个湖依势包裹着一处偌大的庭院,那庭院是朱红围墙,金色琉璃瓦,华丽清幽。

门外满是竹子,地上的青石板映衬着汉白玉的雕廊。

进了大门,一段雨花石的引路不长,衔接着短而宽的虹桥。

桥下是流水潺潺,锦鲤穿行,又有活石在上,石上斜出兰草,水面浮萍点点,小瀑自引,云雾四溢……

桥过后是迎客的门帘,帘是用红丝线穿菩提子而成,左右三丈,上下二丈。

廊柱上对刻这鱼玄机的《闺怨》诗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时冷大愚已止住了脚步,由枭鹰一个人领着李未奢向堂内进。

穿过菩提帘,分别站立了三个三,共九个穿绣花红袄的窈窕丫鬟,但见她们个个低眉侧目,不敢高声语。

中堂一副泼墨画,上是一条红色游龙,神态温和中略隐狂躁。

走到这里枭鹰也止住了脚步,低声说:“莫藏魅主,郎中到了。”

久无人应答,只有堂前鹤嘴尖轻泛着烟香……

李未奢觉得这烟有问题,遂闭着气,以内功心法抵御。

忽然,堂后屏风内传来一丝柔声细语:“进来。”

见李未奢还站着发愣,枭鹰使劲把他一推,却并没推动。心下纳闷,更添怀疑,但不得不慢慢倒退着出去了。

李未奢不慌不忙,独自一人绕过屏风进了内堂……

原创诗《四夷得谒华夏容》请读者品评。——背景:宋徽宗为转移国内方腊,田虎等起义和联合金国灭辽的巨大军费开支,解决国库空虚,采纳谏议大夫安焘建议,下令在明州镇海招宝山,今宁波,制造的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等船队由路允迪带队出使高丽,通贸易,满载而归,海上遇险,有一林氏女子指引,化险为夷,得一船归,林氏女子被封为灵应娘娘,后来被称作妈祖。这一段下一章有个小铺垫,并做了一首诗。作者苍四生释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