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识大将孙仲荐刘雄,搏莽汉王虎斗牛铁。(1 / 3)

大乱臣 随她闹 4727 字 2017-08-08

话说这公孙龙强留陈泰在那邺城中又玩耍了几天,两人日日把酒言欢,出则同车,寝则同枕。只见这公孙龙府邸内都传来些许谣言说三公子莫不是有断袖之癖,好在席玉了解内情也不多做计较,只是每日与陈泰接触的时间少了许多,才心生些许郁闷。

眼看着这征青州的文书发了下来,公孙龙才恋恋不舍的送陈泰与席玉离开邺城回那上党。临走前这公孙龙骑着马竟跟出了数十里,一路在前驱驰开道,纵马引着。

“我且送你到这里了。再往前,约莫就要到壶关了。”公孙龙停下马。略带惆怅,回头对着陈泰说道。

“承蒙三公子厚爱。陈泰感激涕零。”陈泰跳下马车,拱手说道。

公孙龙似乎想起了什么,扬头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人跟着,附在陈泰耳边小声说道,“此次父帅的文书不单是起我冀州二十万人征伐青州,也还集结了并州的七万人马。”

陈泰有所诧异,公孙康既然选择征伐青州,二十万军士应是绰绰有余,为何还要动员这并州兵马。

“依我看,父帅有心渡河而击那洛阳。”公孙龙神神秘秘地说道,“你且先回上党,若有动静,我必当荐你为将,引一支军同去。”

“陈泰拜谢三公子美意。”陈泰想明白了些,这约莫也是想让自己多建军功,在朝堂上有一言之地,于自己和公孙龙都是好事一桩。

“那好。你且等我消息罢。一路小心。”公孙龙咳嗽了咳嗽,转身驾马回那邺城去了。

这过了壶关就是去上党城的路了,陈泰一边思索如何建功立业,一边赶着马车。席玉在车后哼着小曲,好不自在。正午的太阳透过林荫在那地上显出了不少影子,这些斑驳的树影在陈泰眼里成了一个个棋子,在组成一盘庞大的棋谱。

且看那洛阳城中,天子殿内。中书令刘雄传完圣旨,回到京内汇报情况。向天子禀明公孙康是如何欢喜,且并没有意识到这招隔岸观火的缓兵之计。孙仲等老臣皆愈来愈发现到此人深有韬略,若能拉拢必定能更加稳固朝堂军政。

“陛下,中书令刘雄胆识过人,此次为朝廷安稳住公孙康,真是大功一件。”孙仲眼珠一转,上前一步说道。

“孙丞相所言甚至,朕正欲封赏,可不知该赏赐何物妥当?”策天子舔了舔嘴唇,带着些结巴地说道。

“老臣以为当今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刘雄文武双全,又一心报国。可晋为前将军,令其领兵御敌平叛。”孙仲悠悠地说道。

话音未落屈牧冷哼一声,从玉阶上站了起来,用充满傲气的眼神扫了扫孙仲等老臣,随即向着策天子行了个礼。

“老臣以为这刘雄官居中书令晋为文官尚可,晋为武官恐怕众将不服。”屈牧军功累累,战场上武将的哪一份功绩不是出生入死,刀口上舔血搏出来的,而如今要让这文官带兵晋为武官,他心里满是不愿意。

孙仲老沉地笑了笑,说道,“屈大将军且息怒,老夫也只是与陛下做个参谋。”

一时间朝堂上气氛有些尴尬,策天子也不知发生了些什么,一时间只是傻笑。

“若屈大将军不嫌弃,刘某愿随大将军鞍前马后,当一步卒征伐叛逆。”刘雄忽然上前一步,抱拳对屈牧说道。

屈牧暗自惊讶,这刘雄虽书生一个,但能在此时出来说话。既证明了此人绝非鼠辈,有勇有谋。又证明了此人对自己还是很尊重,化解了这朝堂之争。心里顿时有了些许好感,脸色也转晴了些许。

孙仲见到这机会马上低声恭敬地说道,“如今国难当前,刘雄又有勇有谋,大将军且就让他试试,定当不负陛下之望。”

屈牧沉思了一会,缓缓地又坐回了那台阶上。心想若这刘雄真的有才能,能破敌讨逆,出身书生倒也无妨。况且又对自己这么尊重还有孙仲等老臣力荐,若不让他任职,那似乎也说不过去。

“既然孙丞相力荐,那老夫且祝刘将军武运亨通了。”屈牧抬起头看着孙仲说道。

“好。那朕就册封中书令刘雄为前将军,统兵御敌,报效国家。”策天子心想着快快退朝还要去玩乐,语气中满带着焦急。

那刘雄上前一步,拜伏在地,叩了三叩头。说道,“臣领旨谢恩。定当不负陛下重望。”

孙仲见到如此松了一口气,暗想这屈牧脾气如此刚烈,以后还是不能逆着作事。又回头看了看刘雄,向他略带满意地点了点头。

“屈大将军,孙丞相。可退朝否?朕有些内急。”策天子小心翼翼地向两位老臣询问,竖起了耳朵。

屈牧与孙仲相视一笑,同时发出了若有若无的一声叹息。屈牧挥手示意那天子唤众臣退朝,只见那策天子黄袍大袖一挥,人早已疾步溜进了后宫。

北宫殿外,刚刚退朝的文武百官都对这个刘雄跨文进武而议论纷纷。孙仲徐步慢走着,忽然被一人拉住衣角,定睛一看正是这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