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消失的臭虫(3 / 7)

峰白异闻集 夏之语者 11989 字 2017-07-29

这不可能。

这几个漏洞既隐蔽又复杂,我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才将它们发现。发现已难,修补起来更不简单,若要完全修补,估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我闭上双眼思索着。

难怪董实草会那样批示。

如果这些漏洞并不存在,我那份臭虫报告自然会被认为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尤其是我在报告中刻意强调漏洞的严重性,更会被认为是故意危言耸听,欲以此博得褒奖。

情况若真是如此,董实草那“三无”批示并不为过。

可我又不是傻子,岂会不知轻重地玩弄这等轻易就会被拆穿的把戏!光凭这一点认识,他就不该这么草率地将我批死。

那么漏洞到底去哪里了?

略一冷静,想到事情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

不论怎么说,漏洞绝不会自己消失。

虽然计算机程序中的漏洞被人称为“臭虫”,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比喻,其终究只是在程序编写中人力造成的缺陷,并非真正生物学上的虫子,完全是毫无自主能力的死物,不会走、不会跳,不会繁衍扩散,自然也不会自动消失,与计算机专业中另两个事物——“木马”、“病毒”,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形象地来说,若将一个计算机程序看做一座城池,那么“臭虫”就是这座城池在建筑结构上存在的问题。譬如一堵城墙未修建完整,留着偌大的一个空缺,这个空缺就相当于城池的“臭虫”。又如应该修建城门的位置修的却是一堵墙,让人不得正常进出,这堵墙也属于城池的“臭虫”。而“木马”相当于破坏力极强的攻城车,专用来破坏城池的防御,让外部力量得以突入城中,控制城池。“病毒”则犹如穿山甲,能从城外寻隙进入城内,并在城内大肆破坏各种设施结构,同时不断繁衍,产生出数量庞大的子孙后代,自发地向其他城池传播。

平心而论,计算机专业中的“病毒”倒更像生物学上的虫子,具有繁殖能力与迁移能力。

而计算机专业中的“臭虫”——程序的漏洞,既非生命体,也没有类似生命体的自我繁殖与自我迁移的特征。它的出现与消失,都只可能是人力造就的结果。

董实草那道貌岸然,却不时流露出乖戾之气的面容在我脑海中蹦出来,愈胀愈大。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从中捣鬼!

说得直白一点,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董实草。

他故意在程序中制造出几个漏洞让我发现。当我将其发现,形成报告上报之后,他便迅即将几个漏洞补上。

漏洞的修补方法他当然胸有定案,所以才能在极短时间内便完成修补。

一道怒气直冲我的脑际。

我对他的嫌弃与排挤隐忍已久,想不到他不知收敛,竟愈演愈烈,悍然突破道德的底线。

他不过就是想通过贬斥与陷害我来令技术总监负上识人不明之名。

怒火烧天之下,我不禁手起掌落切在桌上。只听“啪”的一声轻响,木制工作桌的一角应声断落。

幸而劈落的是靠墙的一角。附近的同事虽听见声响,却并未见着跌落的桌角,朝我这方瞧了两眼,又转过头去了。

我暗责自己失态,庆幸未被人瞧见桌角被我劈断,不然又会横生枝节。

我非是担心要照价赔偿公物,而是不想被同事发现我精通武功这个小秘密。

工作桌乃实木所制,桌面厚约五厘米,我肉掌能将其斩断,即便谈不上惊世骇俗,至少也是异于常人。这样的新闻在这不大不小的公司里很快就会被传扬得满楼皆知,并会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谈资话题。

我不愿成为众人谈论的目标,更不想董实草进一步借题发挥,将我这发泄情绪的行为定义为对他赤裸裸的人身威胁。

其实我此等功力,在武术界并不算什么。

普罗大众对武术高手的定义,往往只着眼在常常曝光于媒体中的那些武术界人士。但实际情况却正应着那一句流行语:“高手在民间”。

很多武术高手,其实不喜欢将自己暴露在大众媒体上,也就很少为大众知闻。

我自小喜爱武术,对各式健身之法、技击之术都有所涉猎。而大学四年的“自行其是”,主要就是从大一时便加入本市一所隐秘的古武术研习社,从此一门心思专注于武术修习,将学业落下了。

我在古武术研习社中,学得一门名叫“北策组手”的拳掌功夫。

“北策组手”据传是从隋唐时期传承下来的,其创始者乃隋朝文武皆备、声名卓著、功盖朝野的柱国重臣——高颎。

四年时间我几乎都花在了对这套功夫的练习上,至今方有小成。

我并未将自己会功夫的底细吐露给其他同事。在这崇尚智力的时代,个体武力的高强不一定能获得他人尊重,往往倒会引来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