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民国新生(3 / 7)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CS 11911 字 2017-07-26

“你们几个去防风,你们几个去抬麻袋。”赵念清说完几个人手忙脚乱地就把这两个日本间谍扔到了昆明湖沉底。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袁世凯的耳朵里,袁世凯很快也查明了真相,如何对付赵念清这帮小八旗真的是让袁世凯头疼,可是形势危急,铁良和良弼等人对袁世凯步步紧***得袁世凯是喘不过气来,南北方之间的关系又是如此微妙,袁世凯就渐渐地淡忘了这帮小八旗。很快,南方传来了消息,袁世凯当机立断准备进宫逼清帝退位。

万万没想到的是,裕隆太后很快就代溥仪皇帝宣布清帝退位,大清王朝就此终结,紧接着袁世凯以民国大总统的名义宣布水师学堂解散,所有人各自回家。

离开的当日,赵念清召集了所有的同学,大家聚集到了一起,赵念清站在桌子上和大家说到。

“兄弟们,咱们是八旗子弟,这大清朝亡了,咱们八旗子弟的荣耀不能丢,水师学堂散了,咱们也不能狼狈地走,咱们是顶天立地的八旗子弟,咱们就是散也要散的有气势,明天咱们阅兵,有没有跟我干的。”

赵念清说完,水师学堂的学员们有的走,有的留了下来,最终赵念清组织了三十六个人坚守在水师学堂到最后一天。

第二天清早,赵念清组织列队,所有人都穿着水师学堂发的新式军装,赵念清则穿着自己的四品官的官袍。赵念清一声令下,所有人鸣枪示礼,旗手按照德国的队列踢正步扛着龙旗来到了升旗台,大清帝国的黄龙旗最后一次在水师学堂升起。

“小侯爷,排场挺大,可是这旗子再也飘不起来了,哈哈哈哈。”冯国璋带着兵马来接管颐和园,看到这一场景不禁笑道。

“时辰到,降龙旗!”赵念清一声令下三十六个亲贵又按照升起的套路把龙旗降了下来,李恩把龙旗小心翼翼地叠好交到了赵念清的手里,随后亲贵们各自散去。

“小侯爷,你的兵马都哪去了,就三十六个人啊。”冯国璋对赵念清是一通嘲笑。

“冯大人,十年后我让你哭,你给我等着。”赵念清说完就带着李恩离开了颐和园。

离开颐和园的赵念清因为郁闷要打猎散心,打猎时不小心失手,受了伤便和李贵父子一齐回到了辽西的老宅子,赵念清在家里安心养伤,前些时日的报纸还写着南方的战事陷入了焦灼的状态,清帝退位很快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赵念清一阵感慨,不知道如何是好。陆陆续续的,清朝的官员被民国新政府的官员所取代,锦州不再有镇北侯,取而代之的是民国的新任官员。

赵念清正在看报纸的时候,李贵带着家里的随从慌慌张张的跑回了家中,赵念清的母亲佟卓听了李贵说了些什么之后一下子慌张起来,赵念清上前一问,原来是祖父赵及第因为大清灭亡,一下子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在锦州的衙门里一口鲜血喷出,身体状况极为糟糕,被李贵带着人从锦州抬回了赵家老宅子,生命垂危,赵家的上上下下都在为赵及第的病情而忙碌。

过了些时日,到城里买东西的赵念清和李恩剪掉了辫子,两个孩子剃了光头回到了家里,家里的上上下下看到了赵念清和李恩的样子大惊失色,李恩的母亲刘春桃在家门口堵住了两个孩子。

“李恩,你个臭小子,你咋把辫子剪了。”

“娘,少爷带我剪的,现在整个镇子的男人都在剪辫子,不剪辫子军警会把他抓起来剪掉辫子,少爷还说了,剪了辫子真凉快,省的洗头那么费劲儿了。”

“大清已经没了,留辫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咱们都剪辫子吧。”

“唉......”刘春桃很是无奈的回到了屋里。

赵念清来到了赵及第的床前,赵及第看了一眼赵念清之后,伸手摸了摸赵念清的脑袋,发现辫子没了,赵及第略显愤怒。

“爷爷,大清没了,民国的日子咱们早晚得适应,咱们赵家对大清忠心耿耿,尽忠到最后一刻已经是足够了,再多的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怎么这么快,太突然了。”

“新太后赶不上老佛爷,皇上是个小破孩儿,朝廷都被袁世凯控制了,醇亲王也不是什么精明的主儿,明知袁世凯是个祸害却迟迟没有诛杀袁贼的决心,几万新军竟然让袁党控制,如此昏庸的君王,灭亡是早晚的事情,大清靠八旗起家打下的江山,到了最后却不信任八旗,大量的新式装备配给给新军,结果这帮混蛋毁了大清,这就是朝廷的咎由自取。在北京,我听一些官员说,当年朝廷不给锦州八旗的兵马配枪,就是考虑到咱们两黄一白上三旗历来是皇上的嫡系,老佛爷生怕咱们八旗强势了,带兵杀进北京,扶植皇上亲政,到时候太后就得让位,个人私利永远高于朝廷的社稷,大清财政如此紧张的时候,老佛爷在做什么呢,挪用海军军费给自己办寿,死了还大操大办,如此铺张,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你这几年的书没白读,有些话把爷爷点醒了,赵家虽然是吃朝廷的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