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甲午风云(1 / 9)

秋风宝剑 秋风宝剑.CS 17009 字 2017-07-26

公元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一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一场决定两国未来五十年命运的战争,历史上把它称之为甲午战争。

战争始发于朝鲜半岛,后波及到辽东地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将大清北洋水师全歼于威海刘公岛之后,日本陆军兵分两路,长驱直入,一路直逼盛京,另一路走牛庄、奔松锦意图直逼山海关。虽然日军在辽阳惨败,但整个战局对清军愈发不利。在营口牛庄地区日本陆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为了迫使李鸿章早日在马关签订条约,一支两千人的日本陆军特战旅团从牛庄出发,穿过营口,经过辽西,径直奔向山海关,一路上日军如入无人之境,驻守的淮军望风而逃,不战自退,一时间山海关危在旦夕,日军企图进攻山海关迫使清政府早日议和的目的几乎要成为现实。值此危机之时,紫禁城派出八百里加急至辽西义州,镇北侯时任锦州副都统的赵及第奉旨率八旗兵马至辽西阻击日本陆军进攻,防止日寇进入辽西走廊。

赵家大院,佟家的三年守孝期一过,赵光宗和佟家大院的三小姐佟卓立刻完婚。佟卓就是北镇镇守使佟振海的小女儿,小的时候进宫选秀被慈禧太后相中,伴随慈禧太后十余年,不知不觉地从小姑娘熬成了二十五岁的老姑娘了,慈禧太后向让佟卓做光绪皇帝的妃子,可惜佟卓始终不得皇帝的垂怜,就这样到了二十五岁出宫的年龄。也许是机缘巧合,佟卓快出宫的前几年,赵家军从西北回来,赵忠靖带着这支镶黄旗的人马平定了阿古柏的叛乱,在伊犁血战沙俄军,一时间成为了北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赵家唯一幸存的血脉赵光宗跟着父亲进京老佛爷,慈禧太后一眼相中了赵光宗,留赵光宗在宫里用晚膳。进膳的时候,佟卓跟在老佛爷的身边儿,一个劲儿地瞅着赵光宗,慈禧太后很快就看透了佟卓的小心思,下旨令赵光宗担任颐和园的侍卫统领,成了老佛爷的贴身侍卫,几年的时间,佟卓就和赵光宗打得火热,只是赵光宗从不提男婚女嫁之事,急的佟卓直跺脚,只好请老佛爷出面指婚。

圣旨传到了赵家,赵及第从容接旨。接过圣旨之后让自己的侍从李贵请来自己的秋风宝刀和黄龙战甲。这两件宝贝都是赵家的御赐传家之宝,黄龙战甲是赵及第封侯的时候朝廷御赐赵及第黄龙战甲一身。谈及秋风宝刀,此刀铸造******顺治元年秋天,在二百年前的山海关大战之中,为李自成的大顺军中有一大将,身高九尺,力拔千斤,手持大斧,绰号“破千军”清军多员战将被其斩落于马下,清军力战一天,“破千军”的军阵始终无法攻破,值此千钧一发的时刻,赵家的先祖赵那澜,时任镶黄旗护军统领,手持金雕大弓,见两军军阵交汇之际,一箭射落大顺军帅旗,顷刻间大顺军军心大乱,破千军回头一看,赵那澜瞅准时机,一箭将破千军射落马下,之后便率领手下护军向大顺军发动攻击,赵那澜身先士卒,在军镇之前一刀将破千军斩落马下,转瞬之间,战局发生了变化。定都中原之后,为表彰赵定关的勇气与功绩,孝庄皇太后下懿旨封赵家镇北侯爵位,赐秋风宝刀一把,黄色龙旗一面,龙旗上由皇上亲笔题写的“一箭定三关”五个大字,宝刀为家族长子长孙所继承,龙旗则时刻悬挂在赵家的祠堂之中。秋风宝刀愿为赵忠靖的随身兵器,战死沙场之后就成为了赵及第的兵器。秋风宝刀和黄龙战甲伴随着赵及第已有十余年,跟着赵家参与了对太平军的作战、捻军作战、收复新疆的西征作战,此次对日作战,赵及第再次执起秋风宝刀,和倭寇一决高下。

赵及第换上了战甲,带着夫人佟氏和儿子儿媳妇来到了赵家的祠堂,请出了祖先像和御赐的九龙关公图。九龙关公图是传世之作,世间只有三幅,赵家先祖在康熙年间察哈尔叛乱期间不为察哈尔王的诱惑所动,带着手下的八旗兵连夜奔赴北京向皇帝报告紧急军情,平定察哈尔王叛乱之后,赵家祖先又请旨妥善安置察哈尔王家眷。康熙皇帝对赵家的忠义颇为钦佩,特下旨赐赵家九龙关公图一幅。

赵及第亲自为祖先上香,上过香之后,赵及第跪了下来,对着祖先说道:

“列祖列宗在上,山海关在赵家的手里几百年都没有被外敌所攻占,今小小倭国打败了大清的海军,直逼山海关,大清危机,赵家男儿当挺身而出,望列祖列宗保佑此战必胜!望祖宗保佑,赵家香火不断。”

“老头子,这些年连年打仗,咱们赵家的男丁是愈发的不兴旺,您可是咱赵家这棵百年大树的根基啊,一定得照顾好自己,儿子尚年轻,更得好好活着啊。”

“世上没人不想好好活着,是可惜倭寇欺人太甚,我辈决不可束手就擒,就是死也得垫上几个小鼻子。”赵及第说完就提着腰刀离开了家。

义州城西大营,升起了大清的龙旗和赵及第的帅旗,为了迎战日寇,北京方面调来了八百镶白旗的勇士助战赵及第的两千镶黄旗人马。八百镶白旗勇士进入辽西的同时,十辆大马车押运着一千支德制G1868后膛步枪和十门格林快炮以及弹药若干。

“侯爷,小小日本欺我大清无人,我镶白旗将士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