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的西北,之前由于阿古柏的叛乱使得西北的局势愈发不乐观,沙皇俄国趁机抢占新疆的伊犁地区,西征大臣左宗棠奉命率兵西征,经过了五年的战争,清军平定叛乱,此时此刻,收复伊犁地区成为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因为,清军的敌人是虎视眈眈地沙皇俄国。
此时的伊犁城百里开外,镇北侯赵忠靖率领自己的五万镶黄旗赵家军同毅勇伯佟玉虎的三万正蓝旗兵马共计八万人兵临伊犁。伊犁城内的守将是沙皇俄国的大漠战神尼古拉.古列维奇,不久前的一场大战,俄军损失惨重,尼古拉只得对手城内,闭门不战,两军陷入到了僵持当中,清军因为粮草不济暂时退兵百里。此时此刻,中俄两国的使者正在谈判桌上激烈地唇枪舌战,其中伊犁的归属问题正在讨论当中。
清军大帐,赵忠靖接到了左宗棠的紧急军令,赵忠靖看过军令之后便让自己的四儿子赵及言去请佟玉虎来商议军情大事。
“阿玛,左帅的军令写了些什么啊。”赵忠靖的长子赵家军的虎营佐领赵及第问道。
“谈判看起来不是很顺利,咱们得准备好和老毛子打一场硬仗,这伊犁如果谈不回来咱们就给他打下来。”
“阿玛,我这就去告诉二弟、三弟准备好兵马同老毛子作战。”
“下去准备吧。”
说起赵家,早在大清帝国打天下的时候,赵家的祖先就跟随着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大清帝国定都北京后,赵家被封为镇北侯,镇守辽西义州城,协管蒙古科尔沁、察哈尔诸王部落,手下有五万镶黄旗兵马,其中赵家有私人兵丁近一万人。此时的赵忠靖为锦州副都统,虽说是二品官,但是有着镇北侯的爵位,穿的是一品武官的官袍,带的是双眼花翎,一把秋风宝刀在手,背着一把鹰翼大弓,胯下一批乌黑战马,自咸丰年长毛作乱以来,率着赵家军南下平叛,紧接着征讨捻军,最后随左宗棠西征,一路上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在西北,数名沙皇战将被赵忠靖斩落马下,一转眼十几年的光景,赵忠靖也已经是年过花甲,此次西北战事结束,赵忠靖准备把自己的爵位和官职传给自己的大儿子赵及第。
说起赵忠靖的四个儿子,赵及第是长子,是四个兄弟当中最优秀的一个,可谓是文韬武略,文武全才,十八岁的时候参加过科举考试,中过二榜进士,是众多八旗子弟当中难得有好文采的,在木兰围猎中,十八岁的赵及第又被道光皇帝授予大清巴图鲁的殊荣。赵及第二十岁娶了康慈太后的贴身宫女佟氏,也就是佟玉虎的小女儿,两个人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名为赵光宗,之后有陆陆续续地生了两个女儿,赵光宗已经十五岁,头一次跟着父亲来到了西北。赵及第的二弟赵及门三弟赵及耀也是生的仪表堂堂,文武双全,两个人已经娶亲,二弟有一子,三弟尚未生育,而四弟赵及言则是刚刚成年。
傍晚,送信的轻骑兵来到了赵忠靖的大营,带来了左宗棠的手谕,和谈完毕,沙俄人同意归还伊犁给大清,令赵忠靖带兵接管伊犁。
次日清早,准备完毕之后赵忠靖和佟玉虎二人带着各自兵马向伊犁方向进军,大军行军三天之后,距离伊犁不到二十里。
“阿玛,翻过这座山就是伊犁了,您看看咱们是不是暂时休整一下啊。”赵及言从前军骑马赶到了中军向父亲赵忠靖报告情况。
“休整。”赵忠靖下令休息。
“亲家,为啥不走了,俗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这拖拖拉拉的什么时候能把伊犁拿下啊。”佟玉虎对赵忠靖的命令很是不满意。
“阿玛,前方有一山谷名为断魂谷,此山谷纵曰三里,横不过两辆马车,这样的地势既不利于骑兵展开作战,又不利于人马的调动和调整,一旦俄国人在这里埋伏,咱们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赵及第对自己的岳父佟玉虎把情况详细地说了一番。
“你们赵家,总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千百年来没有什么大作为,都已经和沙俄人签好了条约,沙俄人还能反悔不成,你再拖拖拉拉的,湘军的人抢了头功,咱们这些年的苦可不白糟了,我是不管了,你们自己爱咋咋地,我带着佟家的镶蓝旗人马先去收伊犁了。”说完,佟玉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继续前进。
“站住,佟玉虎,老子是这支军队的主帅,你敢违抗本帅的军令!”
“你是镶黄旗的副都统,暂领甘肃将军一职,我是宁夏将军,咱们是一样的,你没权儿管老子。”说完,佟玉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继续前进。此时的赵家军则按照赵忠靖的命令就地扎营。
第二天清早,赵忠靖命令赵家军拔营前进,队伍行军至断魂谷谷口,赵及第闻到了一丝异样的味道,赶忙命令部队停下来。
“大哥,怎么了。”赵及门赶紧上前询问。
“我觉得不太对劲儿,老二,再派出两队探马前去探个究竟。”赵及第已经意识到了此时此刻有什么坏事要发生。
未等探马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