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薄情郎负心旧爱 幽怨鬼报冤故恋(1 / 3)

话说女鬼自述冤情。原来,其名叫卞春枝,同巩青云都是湖广黄州府罗田县凤鸣村的人。凤鸣村距离白中玉自小长大的地方金鸡寨,有五、七里。巩青云的父亲巩鸿钧,是一位教书先生,在自己村里开办了私塾。而春枝的父亲卞能,则在邻村一位财主家里做账房先生。巩鸿钧、卞能是同窗好友,可惜一样的命运。曾经屡次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但至于最后也仅是秀才,没能混得一个举人。卞能的思想并不保守,将女儿送来老友的私塾学文。当然,自己得空也是会教给女儿一些的。春枝成了私塾里惟一的女学生。人长得虽说算不上十分漂亮,但天资聪慧,文采极不一般。就连老师巩鸿钧,也对她称赞不已。学友们,也暗里佩服于她。

春枝同巩青云也算是自小一起长大,春枝小一岁。同堂读书,又话语说得来,逐渐相互倾心,萌生了男女之间的那种感情。最后,发展成热恋与私情(难听话说,便是**。古时,这种行为极不允许,为人所耻、不齿)。海誓山盟,白头偕老。便在巩青云赴京参加是年(正统七年)春闱之前还道,会试之后,不论结果如何,自己都会请过父亲,向卞家提亲。这令春枝无比高兴。自己何尝不想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情郎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而非偷偷摸摸幽会。但两人间的一切,均背着家里人。

不想,便在巩青云国考得中以后,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出春枝想象。

巩青云有一位十分要好的朋友,名叫张继松。张继松大巩青云三岁。张家老宅在平湖镇,但张继松更多时候住在城里的新居。相比巩家的小门小户,人家张家可是家大业大。张继松的祖辈、父辈善于富家。于今,张家开了多个铺子,或县城、或集镇,经营买卖。同时所购置的房产、田产,均十分可观。在罗田县,张家不敢说首富,但也数得着前几位。

张继松与巩青云同年赴京赶考,一样取中,但名次落后于巩青云。巩青云获赐进士出身,张继松则获赐同进士出身。张继松授职四川保宁府推官。兴高采烈打京城回转本乡之后,张继松将巩青云并其他一些极为要好的,所交识的罗田县朋友,大多为本次赶考举子,不论中与不中,都请来县城新宅。予得中者贺喜,予落榜者安慰。不久即将上任,日后难得相聚首的机会,所以张继松有此一举。他家有钱,自然作东。其府上的厨子,手艺超过一些酒楼。因此,不必外头摆宴。

聚会之后,张继松特将巩青云挽留,教慢回,于自家再盘桓两日。而且,同之相谈一事。什么事情呢?好事,张继松代表张家,欲同巩家缔结连理。张继松的胞妹香凝小姐,尚未出阁。她对巩青云早已倾心,张继松也清楚于此。今因巩青云国考取中进士并授职知县,乃为联姻的最好时机。但成,既遂了香凝小姐的心愿,也不屈于她。结亲之事,张继松已经征得了父母的同意,方才敢向巩青云表明,问他的意思如何。

巩青云一听,真真可可天降美事、艳福,实实在在之难求。然而,自己已经与春枝私定终身,如何好再答娶他女?可是,这事又不便与耻于明告于人。巩青云对于张家之意,一时不知如何明确表态。张继松看他犹豫不定,问道:“难不成弟你不中意于家妹?”巩青云慌忙道:“非也。令妹才貌双全,难得佳人,孰男不倾慕?弟我又怎敢鄙之,又何尝不想娶到这样的妻子?只是……”张继松道:“愚兄知道你忌于什么,乃于门第高低不同。告你,我张家并非嫌贫爱富之流,否则愚兄又怎会同你交善?我张家所看中的是你的人才,及将来会有大好前程。望弟你,万不要婉拒此门亲事。”巩青云思想一番,而后言道:“弟亦心仪令妹,若能联姻,不胜荣幸。但婚姻不是儿戏,须当禀明父母而使做主。”张继松道:“这倒是,不违礼法。”心中欢喜,事成大半矣。

巩青云辞别好友,回转山村。张继松差家人,车马送之。一路之上,巩青云思绪混乱。张家香凝小姐,自己不止见过她一次。而且,还曾坐到一处对过诗词。那小姐不仅出生得花容月貌,天姿国色,并且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文采方面,堪称一流。她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佳丽。若能够与这样的人儿长相厮守,终生福分。另外,张家富有,且具势力。张继松的父亲张朝奉张宗坤获得过举人。朝奉的哥哥张宗乾,现于朝中詹事府任少詹士。朝奉的侄子,也即张宗乾的儿子张继梓,在陕西陇州任知州。听说干得风生水起,挺不错的。于今,朝奉的儿子张继松也当了官。一大家子令人羡慕。假如同张家真正攀了亲,对于自己的前程可说极为有利。想来好,然如果答应了张家,对自己情深似海的春枝怎么着?哪里放?难道自己对之始乱终弃,做一个薄情郎、负心汉?于情、于理、于义,讲得通吗?自己将遭千夫所指,而为唾骂。可是,假若为了春枝,使自己错过了一场好姻缘,亦将终身抱憾。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自己的前程与所谓的幸福,巩青云心一狠,也只有对不住春枝了。春枝充其量小家碧玉,自然比不上张家香凝小姐大家闺秀。况且,自己对张小姐心仪已久,不是假的。又加如今自己的地位绝然不同以往,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