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义得知郭子兴命朱元璋攻打和州,以解决滁州的粮草短缺问题,就直接去找朱元璋。朱元璋和徐达攻克和州之后,朱元璋被郭子兴任命为和阳总兵,驻守和州。不久,以元太子为首的元军围住了和州,朱元璋等人用尽了法子,都很难解除围困。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和州囤积的粮食将不够城内百姓和军士食用,在和州城内的念义了解情况后,写了一张纸条,托人送到了朱元璋的营帐中。
“大哥,纸条上写得是什么?”徐达问到。
朱元璋把纸条递给徐达,徐达念了出来,“声东击西,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也不太清楚,把地图拿过来。”朱元璋说道,徐打把地图拿了过来。
“大哥,拿过来了,请看地图。”
“元军的主力在什么位置?”
“主要集中在南门附近,东、北、西门三侧则只有小部分士兵把守。”
“声东击西,声东击西。”
“大哥,是不是让我们虚实结合,看似进攻东侧,实则进攻西侧呢。”
“虚实结合没有错,但是声东击西决不是那么简单,东西方进行骚扰的话,元军在南门的军队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支援,无论我们把哪边作为实际进攻点,我们都无法取得太多的时间,占得太多的先机。”
“大哥,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说声东击西,并不是单指具体的方位呢。”
“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朱元璋说道,“哦,我明白了。”
“大哥,你说。”
“我们可以派小股力量,分别从东、西、北三侧佯攻,等元朝军队分散后,再从正面进行攻击。”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按照此方法,与元军展开了厮杀,但是元军的数量过于庞大,并且他们的回防速度也很快,各个部分之间有条不紊,最后都能回防到南门。又陷入了困境中。
念义见此情况,又给朱元璋送了一张纸条。
“大哥,这次写得是啥?”徐达说道。
“暗渡陈仓。”
“吩咐下去,明天将军队分为三组,东、西、北三侧直接进行佯攻,然后撤回军队,再从南侧进行佯攻,佯攻的同时把部队集中在东西两侧发起攻击,让他们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从哪侧进攻,疲于应付我们的战术,我们则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打散。如果他们逃跑,我们直接撤回城中,逃兵莫追。”
“好的,大哥,我这就下去整合一下队伍。”
“明天你去东侧,我去西侧。两头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次战役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元太子看见军队惨败,下令撤退。朱元璋的部队则回到城中,继续休整,防止敌人卷土重来。元军在南门外二十里处扎营,整顿军队,策划下一次进攻。
常遇春投奔。
“大哥,外面有一个人,说要找你。”徐达说道。
“是谁?”
“不认识呢。”
“让他进来吧。”
“你找我何事呢?”朱元璋说道。
“我看到朱将军的部队纪律严明,没有残害百姓,与元军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我准备投奔于将军,为将军效力。”常遇春说道。
“你是不是吃不饱肚子,想到我的队伍中混饭吃?”朱元璋的态度很是冷淡。
“我曾经在刘聚的手下,打家窃舍,并不愁吃的啊。”常遇春说道。
“一个强盗,也想跟着我大哥干。”徐达在旁边说道。
“我就是看着朱将军是做大事的人,而那个刘聚只是一个强盗,没有出息,所以决定投奔将军的。”常遇春说道。
“那你是看不惯刘聚的做法,才投奔我来的,是不是。”朱元璋说道。
“是这样的。”常遇春说道。
“你今天背叛刘聚,来到我这里,那以后也会背叛我,到其他地方去。一个盗匪,跑到我这里来混饭吃,来人呀,把他赶出去。”朱元璋说道。
常遇春就这样被赶了出来,在大街上咒骂着,“还说的什么平易近人,待士卒如弟兄,我看呢,都是瞎传的。”
“这位兄台,你说的是谁?”念义说道。
“还能有谁,谁驻扎在城里你不知道吗?”常遇春看了拿着禅杖的念义说道。
“难道你说的是朱元璋朱将军吗?”
“那还能有谁呢。”
“这位兄台消消气,我也听说朱将军是个仗义豪侠,不像是你说的这样对待访客啊。”
“你还不信呢。”
“这位兄台,我和你一起过去,看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去了,都被羞辱过一次了,难道还想被羞辱一次啊。”
“兄台,或许是人家误会了呢。你把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