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识文断字(4 / 9)

人夫仙妻 简约 15038 字 2017-07-04

礼仪,不能成才。”。

赵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赵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赵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意思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尊敬友爱。”。

赵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意思是: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李福:“就是要懂礼仪,多谦让,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不是啊,大娘。”。

赵敏:“福儿聪明,不仅一点就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赵敏:“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意思是:在数学中,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李福:“哦,就是数数和算数吗?”。

赵敏:“这些是数字的一些变化规律,加上四则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字。后面大娘会教你的”。

看到李福一点就通,赵敏加快了速度。

赵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意思是: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赵敏:“我这样讲,你跟得上不?跟不上我就慢点!”。

李福:“大娘,我跟得上,没问题,你继续吧。”。

赵敏心里暗想到,自己还以为,福儿对武功有如此慧根,学文化肯定很费劲,现在看来,他学文化也同样厉害。

赵敏:“那我就这么快行吗?”。

李福:“再快一点都没事。”。

赵敏:“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意思是: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总共三十五个。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福:“这大概就是说的,天文、地理了。”。

赵敏:“福儿聪明,我们继续。”。

赵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赵敏:“意思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除了人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