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驰援宁陵(2 / 3)

沸海遗珠 日照八荒 5649 字 2017-07-13

喜娘上来搀扶李朵儿下车轿,站在毡毯上。

“跨马鞍。”青庐前有一马鞍,喜娘搀扶新娘从上跨过。这本是鲜卑族风俗,唐朝继承下来,意在祝愿新婚夫妇婚后生活平平安安。

“入青庐。”院子西南角是“青庐”,在它的前面铺着毡毯,毡毯装饰锦绣,色彩斑斓。两个喜娘交替换铺毡毯,引导新娘来到拜堂的青庐前,此仪式是祝新婚夫妻传宗接代、前程似锦。

“夫妻交拜。”新娘先拜新郎,新郎回拜。“合髻。”两位新人各剪下一缕头发置于锦囊,象征结发夫妻。“新娘拜灶神。”李朵儿被喜娘搀扶进屋拜过灶神,以示将来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

“共入洞房。”雷万春牵着李朵儿的手共入洞房,然后坐在床上。“撒帐。”喜娘往新娘子身上扔各种果品和彩花,一边撒一边高声唱诵:

撒帐东,洞房日日尽春风;

撒帐西,嫦娥馈药共天齐;

撒帐南,宜室宜家长相甘;

撒帐北,金童玉女代代得;

撒帐上,随珠和璧潜入箱;

撒帐中,神女襄王醉巫峰;

撒帐下,文宣武威后胤发;

撒帐前,交颈鸳鸯不羡仙;

撒帐后,琴瑟和谐长相守。

“合卺。”合卺原本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每个瓢中盛上酒,双方喝完后,男方要把自己的瓢倒过来扣上,取阴阳和顺圆满之意。后来也有用碗瓯杯一类代替瓢的。后来也有演变成新婚夫妇对同一器具中的饮食共饮合食的。

“新娘去盖却扇。”雷万春用玉钩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巾,此时大家不想离开,楚楚首先提议:“新郎官这么容易就得了个美娇娘,太便宜他了。要不咱们给他摆个难题,要他当众吟出却扇诗,大家以为如何?”众人纷纷赞同,有几个人还以身挡在两人之间。楚楚又对朵儿耳语几句,朵儿轻轻点头,仍然以扇遮面。原来自出阁大礼起,新娘一直把扇子拿在手中,见人即双手张扇,用以遮面。就是拜堂拜客时,也只是低垂扇子,弯腰作揖,一直到全部嘉礼完成,众亲友退出新房为止,新娘才敢大胆地将挡在自己面前的扇子撤走,让自己以新面容示夫君。

一见盛情难却,雷万春抓起了耳朵,说自己就怕作诗,要不自己拿大顶如何。众人仍不答应,执意要他作诗,搞得雷万春十分窘迫。此时李翰赶忙走上前,偷偷递给新郎官一件东西,雷万春很知趣地对大家说:“我是个粗人,不晓文墨,这里有别人的却扇诗,我给大家念读一遍,大家觉得怎样?”

“那也行,不过朵儿阿姐去了扇,我们还要看看他的玉容。”心酣提议道。大家也都附和。

“行,反正你们也都见过她,人家也不是含羞草,你们再怎么看难道还能把人家看化了!——那我就吟诵却扇诗了。哦哼。

郁郁人声寂

相余唯翕张

娇容照水月

画栋耀华光

意似烛光影

身如春蕾芳

何当却锦扇

共视比鸳鸯”

雷万春把“翕张”读成“合张”,很少有人察悟,大家纷纷鼓掌。“你们不走,那我就当众去扇了。”李朵儿低声地说。

“把眼睛瞪大点,看看姑娘十八变,如何变仙颜。”楚楚笑着说。

却扇后的朵儿光彩照人,既鲜美若仙娥,又清纯如山花,赢得众口交赞。

当晚夫妻二人鱼水之欢,快乐无比。那雷万春毕竟是过来人,既会体贴温存,又能操控机关,朵儿叶嫩花初,在隐隐的期盼和莫名的心悸中经历了春风扶柳到夏雨滂沱再到潦尽潭清最后又笋芽破土的生命之乐。

七十七

楚楚那天晚上给张巡斟上茶后,心神恍惚,久坐在胡床上,单手托腮,陷入沉思。

张巡刚从坐席上起身,见到楚楚呆坐的样子,赶忙斟了杯茶悄悄递到楚楚面前。楚楚惊诧得站起来,慌慌张张接过茶杯,差点把水晃洒出来。张巡半嗔半怜地说:“玄想什么呢,傻姑娘?”

“人家能想什么?人家连想都不敢想!”她的“想”字故意说得很重。

张巡感觉到她语气中的怨怅,赶忙安慰说:“其实,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何尝不想……不想——行了,快趁热把水喝了,外面天很冷。”

楚楚当时正端着水杯喝水,听到张巡吞吞吐吐说前半部分时,他的水杯停在嘴唇旁,当他听到后面的话时,突然把茶杯送到嘴里“咕咚咕咚”一口气把水喝完,然后自己又走到几案旁给自己斟满一杯水,仰头又喝起来,那热热的茶水似乎也温不热心头的凉意。张巡看出她的异常,赶忙上前把她的水杯抢过来,下意识地握住她的手。楚楚情不自禁地扑向他的怀中,嘤嘤啜泣起来。张巡抚摸着她的头发和脸颊,过了一会儿,他还是后退两步,急匆匆开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