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从命理学的角度预测世界未来(1 / 2)

三元论命 山高知寒. 3430 字 2017-07-02

从五行四季旺相休囚死中可以理解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深刻认识,从五行寄生十二宫可以了解到古人对宇宙天体运动的深刻理解。同样,用命理学的理论可以论证出远古的朱罗纪消失的原因。

今天我们知道地球四十亿年前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形成后的地球蒙荒万里,没有生机,是冰河时代。当时的地球环绕太阳的轨道距离非常遥远,阳光照射地球的光照度极其有限。

由于受得到的阳光的限制,最初的地球处在冷雪覆盖的冰河期。那时的地球没有山川陆地海洋,没有生命迹象。

随着时间推移,地球环绕太阳的轨道在变化,在逐步拉近,地球接受太阳的光芒在逐步增加。随着照射地球阳光的增加,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冷雪开始融化。地球表面的大地开始裸露出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开始有了植物,有了植物的地球开始有了生机。

那么植物来源于哪里?植物与动物来源于宇宙空间漂浮的尘埃。寰宇的物质粒子,通过夜幕随月光而来,寄生于山泉。生命起源于天,孕育于山间沟壑的洞穴之中,孕育于洞穴之泉。经山泉之水输入江河湖泊,万物得以生长,植物得土而生成参天大树,动物得水而养殖成形。这就是万物生长靠太阳的道理,也是五行寄生十二宫的理论基础。

但是早期的地球表面并非今天这样,七大洲四大洋。早期的地球白雪皑皑,只是部分的裸露了地球表面的土地,并且时间也并非今天的四季轮回。在地球的早期,较长的时间是冬夏两季,这种气候适宜产生参天大树和茂密的森林。这也是地支丑中含有水土而存木的道理,丑代表东北方向,丑含水土木。地理现象也表明东北是水土木资源丰富的地区。

朱罗纪时期的地球就是大树参天的世界,因为只有在大树参天的世界里才能孕育出巨型动物,不然没有充足的食物保障巨型动物的生存。

这就是命理学中参天大树生长于湿润潮湿的地区的道理,也是丑中含藏水土而存木的道理。火烈于夏在南,必然会火旺而木燃。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后的南方天气燥热,这是天气造成森林火灾的原因。命理学说木不南奔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五行四季旺相休囚死的理论依据。

从远古动物化石来看,远古时期的动物多为巨型啮齿类动物,这类巨型动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森林覆盖的丛林之中,而森林的存在依赖的就是寒冷的气候与湿润的土地。

巨型动物的生存与当时的气候环境分不开。

随着地球环绕太阳的距离不断的缩小,太阳照在地球上的温度也在不断升高。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致使地球表面的冰雪融化,夏季在延长。

南方大面积的森林在自燃的烈火中不断消失,森林在向北撤退。

参天森林在消失,气候在变暖,巨型动物在失去了巨大树木的环境庇护,开始不再适宜生存。环境的变化开始不利于巨型动物的生存,而中小体型的动物却得到了适宜的环境,于是人类这个中小型体状的动物开始走上地球活动的前台。

由此可见朱罗纪的消失并不是地球受小行星撞击引发的动物灭绝,而是地球在小行星撞击下运行轨迹发生了变化,继而引发的地球表层温度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才是导致的大型动物灭绝的真正原因。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在地球上应该说是得益于地球轨迹的改变,同样人类生命的最终消失也会因地球轨迹的变化而消失。

人类最终的消失不在于今天人类的自身掠夺性破坏。人类今天的掠夺性破坏只是人类最终消亡的极小部分原因,关键的因素在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地球环绕太阳的轨迹变化才是根本原因。

今天的地球表面在不断的变暖可以印证着地球与太阳距离在不断拉近,上古蛮荒时代的消失得益于太阳与地球距离的拉近。阳光得以近距离的照射地球,地球上的冰河世纪得以结束。

物种自天际飘然而至,得道于山泉,孕育于洞穴。动物孕育于母体,出道于****,生长于母育,受益于阳光。这种理念是道家思想的源泉,也是命理学的起源思想。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仍然在不断拉近,造成地球表面温度的不断升高,人类也会像巨型动物一样,不再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最终也会走上灭绝之路。

人类的最终灭绝与巨型物种灭绝一样,不是来自于物种自身的利益冲突,也不是食物匮乏导致的溃灭,而是来自于地球气候的自然变化。地球大气环境改变了,大气不能供给动物适合生存的气体,动物只有一条路,灭亡。通俗的说,活着是口气,没气了则万物无生,万物皆灭。

再通俗点说就是物种活着需要气来维持,没气就死了,一切都不存在了。物是条件,气是本质,有气为动物植物,没气了,本质没了,就什么也不是了,只是个地球物体。

人类生命的起源来自于宇宙空间,人类的自然外型、自身行为以及自我意识都来自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