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露锋芒才是真聪明(1 / 2)

一个人锋芒毕露必将四处碰壁,收露锋芒才是真聪明。

想成就大事业,处处锋芒毕露,只会给自己添加绊脚石,韬光养晦,学会收露锋芒适量展露自己的才能就可。

因为实力在手不在以玄耀,只会愚昧的炫耀自己只会四处碰壁。

人心难测,自然要学会懂得他的分量与重量。

只有懂得尊敬它人,人家才会尊敬你,如果你锋芒毕露,处处炫耀自己的聪明谁还愿意与你交往。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喜欢到处炫耀自己的才华,要么炫耀自己的智商比它人高,要么炫耀自己多有本事……。

当这些正在自耀自得之时,却不会想到,它们的行为会遭到嫉与反感。

三国时,杨彪的儿子杨修,是个文学家,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后来成为“一代奸雄”东汉相国曹操的谋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结他。曹操尝了一口,突然灵机一动,想考考周围文臣武将的才智,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3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餐具给大家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敏而拍案叫绝。而后,操问其故,修从容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然喜笑,而心头却很妒嫉杨修。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复上床睡。睡了半天起来的时候,假装作梦,佯惊问:“何人杀我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杀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到后更加厌恶杨修。曹操出兵汉中进攻刘备,困于斜谷界口,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忄享)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忄享)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悖。(忄享)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道:“公何收拾行装?”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忄享)说:“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曹操得知此情后,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操大怒说:“你怎敢造谣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扬修如此战功卓著,为什么曹操却把扬修杀了……?。

因为杨修过于彰显自己的才华,让曹操有些嫉妒,甚至有些害怕扬修有一天会造反,所以才会惹来杀身之祸。

韬光养晦,收露锋芒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谦虚谨慎的向他人学习长处,完善暴露,提高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小事上不去争强好胜,大事大非上蓄势待发,才能让自己立于胜利之地,早早暴露锋芒只会给自己推荐麻烦。

邓小平曾经说道,枪打出头鸟,树大必招风,他还说道,纵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不要当头,不称霸。

看见这些话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

出头的鸟儿总是要挨枪子,树大了必然要招风的摧残。

历史上刘备的经历很是能说明问题。

三国时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往一件往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