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赤峰2(3 / 7)

五姓不绝 醉夜刀 11561 字 2017-06-24

到辽西,右边深入漠南。潢河与土河横贯整个平原,土地肥沃。

“原来的高州城太小,只等击退孛罗帖木儿,我海东便可以在此另外择地建城。另外左右筑造军镇,以为壁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就此形成了。

“漠南的鞑子若来,它绕不开山的西麓,我军在,它在下。漠南鞑子多为骑兵,它必须仰攻,首先就处了下风,难以功成。且有都为我之前哨,进退由我。何止防守,我若有意,用惠和御辽西,然后出精骑,应都,卷袭漠南亦非难事。

“现在辽西不在我们的手中,世家宝如果来犯,莫说他连惠和、武平并及大凌河等处的险要都突破不了,即便他往腹里继续寻求援兵,也不要紧。我有高州在后,可做惠和的坚实后盾。哪怕他雄兵十万,也绝难抵住我的纵深防御。且,大宁距离惠和不过百里,我若有意,用高州御漠南,然后举两省之兵,倾其一城之地。朝发夕至,要想得辽西,真如探囊取物一般。

“正可谓:自此辽、岭北成一统,春夏秋冬在其中。有朝一日虎啸时,百万雄师过大江。”

李荣意气风发,慷慨激烈。他追忆往昔,不由失笑,顾盼左右,点了点左车儿等宿将老人,问道:“诸君,当日逃亡的路可曾想到会有今日么?”他倒不是自矜,但短短的年余内做下这么大的一番事业,一点的骄傲、自豪还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的。

张扬等在马躬身答道:“末将等昔日只求三餐之饱,护一命之周全,实在不意今日居然有朱紫之贵,竟至能坐拥万夫。此皆大将军之威,此皆大将军之能。所谓附骥尾者,说的即为末将等人了。真是太荣幸了。”

“哈哈。”

李荣越发地高兴,睥睨山川,他踏马高峰,说道:“诸君也不必谦虚,没有你们,我也难有今日的成就。只要诸君精诚团结,万众一心,我海东明日的风物,必然更是不可限量。使河如带,山岳若厉。今与诸君同指山河,以为盟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日功成,富贵无忘。”

诸将心动神驰,无不热血沸腾,抽出刀剑,有的敲打胸前的铠甲,有的敲打臂膀的圆盾,齐声叫道:“使河如带,山岳若厉。同指山河,以为盟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日功成,富贵无忘。”

“展旗,回城。”

李荣扬鞭驰马,当先奔出。数十将校大呼小叫,驱马紧随。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地,他们英姿飒爽的身影,在阳光下,带着无限的朝气,渐渐远去,融入了天地一色。

回到城中,已经入夜。

蒙****的营地在城外,他与李荣等分手不久,刚到帐中,还没来得及换下装束,帐外有人来报:“总管的侍卫,为将军送来天马一匹。”蒙****急忙出帐一看,可不正是照夜白么?

他喟然叹息,说道:“总管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对一个征战沙场的人来说,一匹好的坐骑更代表了更好的战斗能力,遇到危险则也会有更好的逃生机会。

曹操有匹马叫绝影,大约也是大宛马。他攻打张绣失利,险些丧命,能逃出生天,全靠了绝影。绝影连中三箭,依然能奔跑疾驰,最后被流矢“伤颊及足”。曹昂再献马给曹操,曹操才能得免一死。

后来,曹操将绝影与典韦、曹昂、曹安民一起祭祀。

同指山河。

汉初大封功臣,誓词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即为:有功者授给爵位,子孙永享,可以指着山河为誓.

赤峰《高州》

赤峰地区曾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夏、商、周至春秋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主要是商族和东胡族,行政区划属传说中古代中国九州中之冀州。

战国初期,全境属东胡。

秦初,南部属燕国和辽西、右北平郡,北部属东胡,后属乌桓。

东汉中期到三国前期,全境悉属鲜卑。

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属鲜卑、后属北朝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燕和后魏、东魏、北齐、北周。

隋唐时期,分别在契丹地设松漠都督府(故址在今林西县双井店乡樱桃沟),在奚地设饶乐都督府(故址在今宁城县大明镇),这是唐王朝对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设置的建制。

辽代,契丹族建立了辽王朝,设上京临湟府(今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县大明镇)。

金代,分属临潢府(即辽上京)、北京大定府(原辽中京)。

元至元七年,特薛禅按陈孙斡罗陈万户修建应昌城,全城分弘吉刺贵族居住区、衙署区、寺院区、市肆区,城外有报恩寺。改北京路总管府为大宁路(今宁城县大明镇)。

元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