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偏向虎山行(1 / 2)

安生蹙着眉间,淡蓝色的眼眸映着澄善轻颤的手指。

清远的大手印被澄善的拈花指一触即溃,其间有修为的高低,佛法的领悟等等因素。但在安生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清远那一记不退金轮印并不正宗。

这里的不正宗指的不是清远的手印捏的有误,修为不足以发挥大手印的威能。

这里的不正宗指的是清远喝出那句真言与安生所学的真言有着明显不同。

清远的真言其音低沉,振聋发聩,譬如暮鼓晨钟狮子吼,真言用的却是帝国的通用语。而安生所学真言,皆是些深奥怪异难解其中意的象声词。

就是真言的不同,使得清远拍出来的那记大手印凝而不练,聚而不集,表面看来金光灿灿煞是好看,真实威能却是大打折扣。

就好像同样是火药制成的烟花与炮弹。炸开的烟花五颜六色好大一团,然而实际杀伤力不及一颗小小炮弹的十分之一。

安生还未想明白为何同样自行空和尚传承下来的大手印却有这样的差别。

澄光和尚却有了动作。

澄光从白嫩光洁的手腕上摘下串白色念珠,向着清远抛去。这串白色念珠材质非石非玉,兼有着顽石的坚硬和软玉的温凉,每一粒念珠之上刻着拇指般大小栩栩如生的佛像。

澄光与清远相距不过十步,灌入了澄光灵力的念珠化作一道清光,转眼间便到了清远头顶。

这串当头落下的念珠在清远眼中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膨胀,每一颗念珠变得如一座小山。

有泰山崩于眼前,清远把那牙根一咬,双手向上一托,便要去擎举压顶的泰山。清远的罗汉法身同样翻转手腕,以一双硕大的金手迎向更加巨大的念珠。

感知到清远罗汉法身上散发出的精纯佛息,白色念珠发出嗡嗡的轻鸣声,念珠上镂刻的佛像同时活了过来,低声颂唱起佛经,汇成更加强大的佛息。

在这股佛经构成的强大佛息之下,清远的罗汉法身面露痛苦神色,一身金色光芒变得昏暗无光,然后金光瓦解,一片一片自法身剥离,直至消失于无形。

清远的禅心被严重反噬,衣襟上染了抹鲜红,一张微黑的脸庞更是变得像煮熟的龙虾。

没了法身阻扰。白色念珠继续下压,将将要落在清远的头顶。

澄海开口宣了声佛号,同样将手腕上紫檀木念珠摘下,抛向澄光的白色念珠。

白紫两色念珠只是稍稍相触。旋即澄光的白色念珠倒飞而回,澄海同样收回紫檀木念珠。这两个澄字辈僧人的较量不过片刻,看似没有分出高下。然而澄光握着念珠的手藏于僧袖之下,却是止不住的颤抖。

澄海捋了捋下颌的短须,说道:“两位师弟,何至于此?”

澄光吃了个暗亏,哼了一声,扭过头。

澄善接过话茬,答道:“澄海师兄,你虽贵为住持,然我佛刹的门规却不会因人而异。今日之事,还是要请澄海师兄给个交代?”

澄海怔了怔,却是佯装不知的说道“师弟指的却是交代什么?”

澄善冷颜一笑,指着澄海身后的安生说道:“师兄何必装傻。想我大报恩寺藏经阁是什么样的地方。师兄如何能带一个闲人进去?”

“原来如此。却是师弟你们误会了。这位小友却不是什么闲人,而是恩师行空新收的弟子。算起来也是你们的师弟。”澄海说道:“安生师弟,快快见过澄善师兄与澄光师兄。”

安生没想到话锋一转,便扯到自己身上。只是心中清楚,若要入藏经阁观书,澄善与澄光两个大和尚却是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从澄海身后走了出来,堆起张笑脸,向着那两人作了一揖:“小子安生,见过两位师兄。”

澄善与澄光却是面面相觑。任他二人抓破两颗丈二光头,也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竟是如此来历。

澄善应对最快:“且慢。澄海师兄,你道此人是行空长老新收弟子,可有凭证?”

“这等大事,自是有家师手书为证,做不得假的。”

澄善见澄海对答如流,便确信安生的身份无假,本已想好的逼人话语却是再说不出去,一时间沉吟不语,没了下文。

澄光两眼死盯着安生,说道:“纵然如此,这少年没有落发受戒,算不得我佛门中人。”

安生心黑脸厚倒是不怵人看,闻言呵呵一笑,亲热的喊道:“澄光师兄,在家出家皆是修行。佛门方便法门,何必执着是僧是俗?”

安生这一声师兄喊得情深意切,若是让不知情由的第三人听见,一定认为这是对感情深厚的师兄弟。

耿直的清远闻之,只觉这位小师叔胸襟开阔,对待行恶之人还能以宽恕之心相待,虽说修为浅了些,但这品行确实值得他学习膜拜。

人小鬼大的清觉听后,暗道安生原来不仅无耻更兼虚伪,难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