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帝都洛阳(2 / 2)

谋图三国 尙言 3758 字 2017-06-15

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由于皇帝出人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建筑也格外巍峨壮观,远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师遥望朱雀门阙,其上宛然与天相接,堪称洛阳之奇观,气势恢弘无比。

到得朱雀大门,在几个内侍的带领下,毫无阻滞的经过宫防,进入皇宫。

入得宫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外面的喧哗声仿似已与世隔绝,清幽的主道上身影寥寥。主道两边五部一哨,十步一岗。显得禁卫森严。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等等。每座宫殿建筑的前后左右都有直道与其他宫殿相通。因此俯视南宫地面,会看到一个格子形的布局,突出地表现了当代建筑规整、对称的艺术风格。

几人随着内侍身后,默默的打量四周,脸上的震惊之色毫不掩饰。正街的尽头是一道清渠,寛近丈许,其上并排并列着五道拱桥,中间一道显得特别宽大奢华,拱桥上的扶手都逞龙首形状,拱桥上的栏杆雕龙画凤,上面在镀上金粉,远远望去,在太阳下闪发着耀眼的金光。

过了拱桥,是一片宽大的广场,占地起码近百倾,远处尽头的未央宫如庞然大物,拔地而起,耸立在广场的尽头。经过九九八十一级白玉砌成的阶梯,始到得未央宫宫前。

看着他们仿若没见过世面,脸上吃惊的表情,几个内侍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样的人他们见的多了。大凡第一次进皇宫的都这幅表情,甚至有的更加不堪。其中一个低声说道:“几位在此稍等,可以在此随便看看,但勿随意走动,我等进去通报。”

“有劳几位公公了。”韩诩一拱手,笑道。

几个内侍不再搭话,纷纷退去。

望着眼前威武霸气,气象万千的大汉帝都,三人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里的震撼。鲁肃负手身后,眼神越过广场,越过御道,直到尽头的朱雀大门,守卫岗哨的禁军星罗棋布,占据着各个要点,如一颗颗黑色的棋子,被人点缀在广阔的棋盘上。

微微一笑,鲁肃胸中豪情大发,叹咏道: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韩诩与赵云相视一笑,打趣鲁肃道:“三弟好才情,哈哈。。”

赵云也是双眼冒光,好男儿自当为国杀敌,建功立业,仿卫、霍之功绩,留千古之名,方算的大丈夫。

“喧——韩诩、赵云、鲁肃觐见——”

一声尖细的嗓音,穿过重重宫门,层层传达到了三人耳中,三人一整衣袍,脸色肃然的尾随接引的内侍入殿。连续穿过三重宫殿,方才在一座殿前听得内侍道:“三位请进。”说罢躬身退走。

三人入得大殿,双眼平视前方,目不斜视。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诚惶诚恐的到的大殿中央,三人伏地跪拜高呼道:“草民韩诩(赵云、鲁肃)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上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都盯着韩诩兄弟三人。

“平身。”

几人起身,站立一侧,静候刘宏问话。

韩诩深吸了口气,压下心底的杂乱思绪,起身的时候顺便瞟了眼大殿里的情况。见文武百官分列在两旁,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等人身上。有的面露不屑,有的神色木然,甚至有的眼露杀机等等。韩诩心里暗叹,“这皇宫中的水很深啊,希望封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令啥的外放吧。要不这以后得步步惊心,穷于应付。毕竟自己毫无根基。”

“听说你兄弟三人于危急之中不但解的山阳之围,还诛了贼首程志雄。想不到竟会如此年轻,朕心甚慰。”顿了顿又道:“韩诩,听闻你乃淮阴候之后,可有此事?”

大殿之中一片哗然,淮阴侯之后和淮阴侯同宗可大不一样。韩诩心中也是一紧,他记得史上汉灵帝在天下陷入****的时候可是不是一次提起过淮阴侯,淮阴侯在其心中应该不压于卫霍二人。目前他如此当场提出来,显然是想试探自己,难道他想重用自己,韩诩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当下韩诩躬身道:“启奏陛下,诩正乃淮阴侯之后。”

“来人哪,将其推出午门,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