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处蹭饭走投无路(2 / 4)

楚汉春秋 爱你的鹰 7833 字 2017-06-13

多了起来。他真是纳闷了:自己身上难道有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人家不喜欢自己了?的确如此,渐渐长大的他逢人便说自己将来能当大将军,为了看上去像,他偷了一件破长衫,身佩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头戴用柳条编成的将军盔,看上去也算是个“将军”吧,活脱脱一副好吃懒做、滑稽可笑、疯疯癫癫的样子。俗话说得好坐吃山空,他终于有一天把母亲积蓄花完了,还把破草房卖掉所得几个小钱也用光了,左邻右舍也不喜欢他了。他在家乡淮阴今江苏实在待不下去了。

3

得了,这儿不行,咱换个地方试试运气。韩信一个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儿,有手有脚的正常人竟然过起了四处流浪沿街乞讨的日子。有一天,时任淮阴县南阳亭亭长和韩信深入交谈,觉得他谈吐不凡似乎不是一般人,却怎么落魄成这个样子。他心存可怜说:“年轻人,看你面黄肌瘦的,怎么熬成这样?听你谈吐,应该混得不错啊。”韩信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了,正饿得头昏眼花,他再没有力气搭理亭长,哀嚎着说:“我饿······我渴·······”断断续续气息越来越弱。亭长也是好心人,连忙回家拿了碗稀粥端了过来,说:“兄弟,你醒醒。”韩信的鼻子嗅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那原来失魂落魄的样子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把抢过对方手里的饭碗稀里哗啦来了个底朝天。他没几下就扒拉完了,吃完了还美美地闭上眼睛轻舒了一口气······他不无感慨地说:“要是再来一碗,那多美啊。”亭长满头大汗:“兄弟,这一碗我也是趁我老婆不备偷出来的,你可不能为难我啊。再说,这兵荒马乱的,饿死的人多了去了,你能撑到现在也算老天开眼了。你就知足吧。'韩信也很知趣,立马站起身,深深作了一个揖:“敢问大哥尊姓大名,等我出头之日定有重谢。”他忙摇头,说:“年轻人,谢就不必了,你还是找个差事脚踏实地养活自己要紧,别说那些伟大的梦想了!你的现实和你的理想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是现实些,填饱肚子要紧。”

话说回来,这韩信还真是死皮赖脸的主,他从亭长那里尝到甜头,竟三番五次借着和好朋友叙叙旧为名,到他家里蹭饭吃。他赶又不好赶,只好陪着笑脸硬着头皮死撑下去。他老婆大人不乐意了,噘个嘴巴能挂个油瓶了:“你以为咱家开的是慈善机构啊?现在没饭吃的人不要太多,你能把他们都一一接回家免费饭食?如今这个社会活雷锋死光了!咱也是小户人家,禁不起折腾。我今天丑话说在前头,你那朋友再敢来,看我怎么收拾他。你呀,正好借故出去,落得个清净。”

第二天,那韩信果然如期而至,笑呵呵地说:“嫂子,大哥今天在吗?我有个问题想当面请教他。”亭长老婆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不在。他有事出去了。”

韩信站在门口并未走的意思:“那我等等他。”

“不用等了,他今天不回来了,你回去吧。”她早就预先吃好了饭,此时此刻装作在织布机前辛苦劳作的样子,心里却在得意地笑。韩信只好悻悻离开,但他并未走远,而是躲了起来。毕竟吃饭填饱肚皮是第一位的,他暗暗观察着亭长家的动静。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那女人还在咯吱嘎吱忙碌着,他的肚皮随着时间的推移咕咕直叫,不知不觉天已经日薄西山逐渐暗了下来,他明白再等下去也没有用,今天真得挨饿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知道是人家下了无声的逐客令。

4

他极其失望,高一脚低一脚向河中心走去,他想一死了之,结束自己倒霉而短暂的一生。这么想着,河水已经悄悄淹过他的膝盖,很快就齐腰深了。这时在河边替人家洗衣服的老婆婆看到了这一切,说;“年轻人,你好不容易在这世上走一遭,有什么想不开的?“他不答话,继续向河里走去。老婆婆生气了:“年轻人,蝼蚁尚且贪生,你难道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我哦儿子和你一般大,虽没有天生的富贵安逸的命,却做点小生意也能养家糊口,日子过的虽然清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他快乐而充实。你堂堂七尺男儿,年纪轻轻就寻死觅活的,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爹娘吗?快回到岸上来。”韩信听了老婆婆顿的话,不再往河中心走了。他一把接过对方伸过来的竹竿,回到岸上默默无语。韩信该好好反省自己了。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他住在老婆婆家里,也蹭了一个月的饭。有一天,他打躬作揖,向漂母告辞:“老妈妈,多谢你一个月来的盛情款待,他日若得志,必当千金重谢。我告辞了。”漂母一本正经地说:“小伙子,你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找点事做养活自己,也不枉我对你的一番教诲。至于谢不谢的,无所谓的。”顿了顿,又想起什么,她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年少轻狂爱慕虚荣又不喜耕作,你要好好改掉你个坏毛病。不然,你将来会吃大亏的。”

可是,他找什么活维持生计呢?又来钱又稳定又体面?这对现在的韩信是个天大的难事。眼下大将军肯定当不成,填饱肚皮是第一位的。如果靠别人蹭饭吃遭人白眼,也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不,他刚刚不久前就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