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女真与高丽(2 / 2)

经从辽东移居在那里生活罢了,这是古代先民随着生活条件或者躲避战祸常有的事情。而阿骨打的说辞无非是想拉近与高丽的距离,信中的口气则是自称为“兄”,而称对方为“弟”,一点不含糊。

尽管在高丽大臣中有人说起中原“汉匈和亲”的典故,但同样因内部对此争议很大,没能成功。很快,随着辽国被灭,宋朝京城遭到两次攻打,高丽王终于感到女真金国气势如虹的赫赫威势。到天会四年,高丽新君王楷正式向金国称臣,自此,所有高丽王即位都要向金国上报,得到金国皇帝册封方才作数,连纪年也都改用金朝年号为主,高丽王自己设定的年号为次。

如今的高丽国主王楷在吴乞买在位期间被扶立之时年仅十三岁,国政几乎都由外戚李资谦和大将拓俊京把持。这拓俊京正是当初“东北面行营都统”尹瓘的部将。尹瓘曾两次领兵进攻长白山的曷懒甸,先败后胜,立下过大功。最终乌雅束收复了曷懒甸,而高丽国中的议和派慢慢占据上风,拓俊京乘势改换门庭投靠了李资谦,摇身一变成为与女真修好的主力大臣。正是李资谦和拓俊京坚持向金国称臣,国主王楷年幼,只得听从。

归附不久的高丽国,对女真占据的辽东保州一带,曾经几番请旨肯求金国归还。皇帝吴乞买先前身体尚好的时候,一再以宋国未平进行敷衍,同时,也遣使要求高丽王送还境内所有的女真族人,这无疑也给高丽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随着拓俊京与李资谦因争权而自相残杀,高丽国主王楷的王权巩固之机渐渐显现,不能不得到金国君臣的重视。

先前李资谦将两个女儿嫁给王楷为妃,其中一个女儿还曾报讯救过王楷性命。然而,王楷处置李资谦后,依然坚决将两个妃子罢黜,仅在生活上给与供养。如今王楷正当壮年,后宫虚位,于是,粘罕等人为免除高丽君臣的事端,考虑加以笼络,因此有意将宁国公主完颜美妮许给高丽国主为后。不过,此事引起美妮极大不满和抗拒。

李天晟对高丽和女真过去的种种也有耳闻。但近几年,尤其王楷在位以来发生的情况则全然不知。听蒲鲁虎说了这许多,首先想到的是这高丽国主才二十二三岁,而完颜美妮反要比他大几岁,照常理说来有些不合适。虽然高丽已经臣服金国,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女真固然凭借武力强大有恃无恐,可出于巩固同盟关系,也当顾及高丽君臣颜面和影响。高丽在海东,之所以要其臣服,显然也是因为出兵征讨太过麻烦,也不想撕破脸面。

听蒲鲁虎接着道:“其实我也舍不得美妮嫁到高丽,她之前就哀求父皇数次,说实话,父皇病情加剧,无法处理这些事情也是一个原因……李兄弟,我对海娜说什么都没用,只有你的话她才能听。眼下这粘罕为了一己之利,使我们家族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而海娜好容易才与你在一起,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不想她再被他们这些家伙利用,望你劝说她尽快离开这里。如今,父皇她也见到了,她的一番心意父皇自然是明白的,我想父皇他老人家也不想海娜卷入这股漩涡中。李兄弟,你一定要告知她,让她明白。”望着蒲鲁虎的样子,李天晟沉默片刻,轻轻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