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西域天子葛儿汗(1 / 2)

也米里城中旧有的西域风味也基本保留,许多民居都是矮屋,或是回鹘味的阁楼,老旧的一些住处,还是过去乌孙人的穹庐。城中依然划分南北区域,修建宫室形制也已经大半,则基本是中原汉式殿宇。李天晟四处张望,感叹着今非昔比。萧突迭说:“军师,这工程完毕后,大王还命萧斡里剌大王主持来年的另一处新城呢。”李天晟回头道:“另一处新城?是什么地方?”萧突迭道:“嗯,听说是在距也米里偏西南的一处地方,听当地一些突厥人说,大唐时候设立过双河都督府,我们借此来兴建新城,为可为也米里的屏障,这城嘛,大王定名为勃罗城,有什么意思属下就不知道了。”李天晟道:“大唐双河都督府?那里过去大唐时为突厥人居多,原来的乌孙人都被迫北迁,当年双河都督府不过是大唐安西都护府所管的一处,如今大王所处的形势不同,那里多数是割禄人,大王是有意正式统辖各部,扩建新城是为大辽奠定全新的基业。”

李天晟到大石王府拜会,开始上书奏请耶律大石登基。大石在各部族首领和心腹将领前,依照历朝传统连番推辞,但暗中已经择选吉日,开始命人准备大典。另外,安排一些人在城东门外修筑祭坛。李天晟操持两个多月,草原上已经是深秋,西域各部族和追随契丹人而来的漠北故旧,纷纷来到也米里新城外。耶律大石在鼓乐声中,着契丹国服登上祭坛朝东方木叶山行大礼祭拜。契丹族人纷纷行礼,祈求祖山祖灵护佑西迁的契丹人振兴大辽基业。

在此吉日,耶律大石叩拜祖山完毕,奉上青牛白马,举行燔天仪式,命人宣读诏书,正式登基为大辽皇帝,众人山呼万岁,声震九霄。大石在高高的祭坛上,俯视下面各部族子民,远处草原一片金黄,随风起舞,像是层层金色波浪,背后群山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的壮观。大石心道:“我远赴西域,终于等到这一日,延续大辽国祚,传承太祖血脉,虽然他们各有着不同的语言、习俗,但从今而后,都将是我的子民,不是朕的子民……”

一些当地突厥部族、割禄人,粘八葛人、回鹘人等首领,包括跟随而来大黄室韦、阻卜人、达旦人、康里部、尼剌部、梅里急部、达密里部,还有少许辖戛斯人,在中原大礼完毕之后,都纷纷上前奏请大石加尊号为“葛儿汗”。大石和李天晟、萧斡里剌、耶律佛顶、萧查剌阿不、松山、术薛、燕山、铁哥、萧迪里等一听都有些不解,让人翻译才明白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

耶律大石接受称帝建议后,在宫中北面内室中,首先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契丹传统礼仪“始生之礼”。这“始生”仪式为契丹族人纪念出生的重要习俗,每十二年举行一次,名曰再生,为勿忘出生,父母养育之意。依照大辽国制,先前只有众部落的夷离堇,后来则只有皇帝、太子等皇族成员方能举行。依传统礼制习俗而言,这一仪式须每隔一纪才能举行,也就是十二年一次。此时的耶律大石并没到举行始生仪的年纪,他已过三十六岁,却又未到四十八岁,但他身为大辽新君,金口御言,为的是传承大辽宗室,中原正统,不忘复国艰辛,破例举行始生复诞之礼,众大臣,众族人也都明白他一番苦心。

李天晟身为汉人,却是第一次见到这契丹族的隆重习俗始生仪。此时正值冬季,倒符合仪式的季节,在再生室殿外,摆放大辽先祖诸帝神主舆。在室内的东方位立下三根岐木,有产妪、老叟手持酒水,木梆站在一旁。

待观礼的萧塔不烟、李天晟和众文武就位。大石身穿契丹服饰先持香祭奠先祖,完毕后进到殿内,中间点着火堆。大珊蛮立在中间,口中也念念有词,萧塔不烟、李天晟和众文武入内,跪坐四周。大石走到中间在大珊蛮面前背着众人除掉衣衫,****地与挑选的两名童子三次经过岐木下。每经过一次,产妪都念念有词进行祝祷,并伸手抚摸大石。然后躺在岐木旁边,童子绕行周围,老叟敲击木梆,大声喊道:“生男矣!”大珊蛮舞蹈在大石头上,众人跪拜四周,三呼万岁称贺。产妪将酒水呈上,大珊蛮抱出襁褓继续舞蹈,慢慢跳到众人身旁,纷纷拿出彩结、玩具等贺礼放于襁褓中,然后说着恭喜、吉祥的话,喝一口酒。行礼后,大石起身,穿上新衣,大珊蛮再次抚摸,指点一番,再面向东方跪拜诸位先帝御容,方完成大礼,最后大宴群臣。

李天晟在一旁见耶律大石十分认真的做完每一道礼节。萧塔不烟为皇后正妻也罢了,然而产妪、童子等女人和孩童,还有一干文武大臣在侧,一丝不挂,赤身露体许久,一般总是极难为情。所有契丹人都知道这是十分尊贵和隆重的礼节,它象征着契丹皇室子孙绵长,千秋万代。

而李天晟和一些其它部族首领邀请观礼,不大熟知契丹人这一习俗的,都不禁有些面红耳赤。其实,按契丹人习俗,连皇后和一些皇族公主等有时也会举行这等仪式,她们都会视这为正常之事。不过大辽覆灭至今多年,一直再无这等礼节,如今在这遥远之地举行始生仪,萧塔不烟和大多契丹人几乎全都喜极而泣,李天晟看在眼里,似乎明白这次并不合乎年岁举行的始生仪,非单纯是给称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