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也米里(1 / 2)

听哨探一番细致的解说,众人对西域有了初步了解。耶律大石得知前面也米里河附近的绿洲开阔,与翼只水相距不远,可以视为一处立足之地。大石与李天晟带一小队人马去探路观摩后,决意在附近修筑城池,招兵买马,建立正式领地,暂时给契丹人和众部族一个落脚栖身之地。

李天晟见大石拿出城池的图样,提议参考过去辽代的城池图纸兴建一座新城。李天晟深知辽国崇尚中原文化,加上由于南北面制,过去辽国五京在都城的格局上,基本都分为皇城和汉城,皇城为宫殿大内所在,用于契丹贵族居住,汉城主要为汉人及其它渤海人、奚人、回鹘人等杂民居住。李天晟见大石说起遵照过去五京布局营造,便道:“若能如此,大辽立足西域便初具规模,对各族杂居,大王倒须慎重。”大石点头道:“不错,大辽将延续正统,一切制度将依照本朝旧制,此也米里城也将分南北内外城,并且宫殿、街市都会让各族百姓看到中原气象。你看这大殿,所谓‘南面而立,北面而朝’,主体沿中轴,左右对称,前后呼应。这里一片在外城有各族帐区域,供给回鹘、达旦等部族,城外方便放牧。虽然知道不能和过去五京相比,但至少会有一番中兴气象。”

跟着,大石再拿出一张地图。李天晟一看,是新绘制的西域各邦地图,“李兄弟,你看看这个,那日听了探马回报西域消息,我命萧斡里剌叫人连夜绘制的,虽然我们所知尚且有限,但就以这大体分布的邦国看,你应该知道我们修筑也米里城,势所必然了吧。”李天晟微微点头:“过去汉代,也米里这里属于乌孙国,到了大唐时设甸延都督府。周围的山川地形具备立足优势,大王请看,西北和东北群山将此处包围,中间这就是也米里河,地势嘛,我们这几日看过,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北有山,东南有山,中部是大片草场,宜于我们整军和让族人放牧。”

大石道:“兄弟所见不差,我们长途跋涉大半年到此,大辽需要一段时日整军操练,然后壮大力量。不过,从长远来看,这里处于大山和沙漠的包围之中,地域依然过于狭小,东南面就是回鹘国,而西面是地域广大的黑汗国,想来,也该就是当年我在大辽时听到过的大石国了,要说真正的大食国,应该往西还更加遥远。说来这大石国我当与它有缘,父母为我起汉名大石,正因为我出生之时,有大石国来大辽入贡。当初也是在圣宗皇帝年间,我大辽威加海内,远在西域的大石国主曾来大辽京师给他们的王子求亲,双方结为姻亲,如今我大辽如此……而他们的大食国依然有广阔的地界,我们在北面这片绿洲其实仅供立足而已,要想中兴大辽,假以时日东征金国,重返中原,势必借助大食国力收服整个西域,或许才有希望。”李天晟心中一凛,看了看他:“唔,大王深谋远虑,所言甚是,西域广大,要前往大食国须分兵而进……否则,可能会腹背受敌……”大石道:“嗯,不错,且兵贵神速,因此须尽快准备,争取早日进发。”

李天晟奉命安排燕山和撒八等军士和部族修筑城池,陆续迁移到此的族人安营扎寨。另一方面,萧遏鲁负责招兵买马,耶律术薛与萧迪里轮番训练士卒。过了一个多月,萧塔不烟为耶律大石生下一个儿子,大石欣喜不已,为孩子起名夷列,那是因为如今契丹部族自也米里向西扩展到金山和衣列水一带,与割禄部和康里部杂居。

一番大宴,既是庆贺大家来到西域立足,也是为众将士各有封赏。在欢喜之余,大石也让李天晟尽快准备婚事,李天晟淡淡一笑:“大辽军士与各族百姓跟随大王开疆拓土到此,当以国家基业为重,如大王当日说过,应从速先稳住回鹘国为要,小弟婚事乃是个人小事。”大石哈哈一笑:“也罢,如此今日先以兄弟之言为准,一旦回鹘安定,你可不许再多言推脱。”李天晟笑着应允。

耶律大石命李天晟准备调集军马,然后亲自修书一封先让一队辽国回鹘商旅充当使者南下高昌回鹘国。

西州回鹘国占据高昌故地,今称和州,为当地人称呼哈喇和卓的谐音,中原习惯称西州。这高昌城最早为汉朝大将李广利出征西域时,专为汉军屯田所建,两晋之际才成为高昌郡。

当北凉国在河西崛起后,将势力扩大到西域,吞并高昌及相邻的车师国,高昌之地位日益显著。北凉国在河西被北魏所占后,其高昌地界还独立支撑了北凉一十八年,期间成为河西与西域佛教的传播中心。随后,当地由阚氏、张氏、马氏到曲氏,一共出现四姓君主,都以汉人为主,以中原文化为宗,因此,这高昌一度是西域最为繁荣文明之地。

唐朝太宗年间,高昌国因抗拒归并而遭到覆灭,随即整个西域均纳入大唐一统。但后来原本居于漠北的回鹘人被辖戛斯人逼迫西迁,回鹘王子庞特勤领着十五部族进入西域,庞特勤所领族人被称为西州回鹘。而另一大批回鹘人南越大漠进入了河西,则称为河西回鹘,起初实力还在西域回鹘人之上。唐朝武宗年间,沙州豪绅张议潮领导河西十一州驱逐吐蕃人,得到回鹘人响应。之后,这一部回鹘人便在甘州立国,后来宋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