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狄府后人(2 / 2)

化,不过……”狄勇笑道:“还不算太笨,这一路剑法起初是狄公所创,名为‘绝龙剑法’!”李天晟一讶,道:“绝龙剑法?是狄公狄青将军?”狄勇点头道:“不错,狄公当年在大宋西北岭南威震蛮夷,他不止武艺出众,还有谋略,最令人敬佩的自然是他凛然无双的肝胆和正气……”李天晟道:“那是,晚辈也知道,狄将军从一名无名小卒在阵前震慑西夏人,立下无数战功,后来成为朝廷枢密使,据说他上阵杀敌从来都是披头散发,戴着一张铁面具,令敌人心胆俱裂……”狄勇微微一笑:“你倒也知道不少。先别废话了,这剑法是狄公退下来闲居府中时,毕生心血所汇聚,又经过狄家后人完善,二十四式剑法变化可致七十二式,你听清楚……”经过一番详细解说,李天晟听得甚为仔细,足足说了二个多时辰,然后吃了一些东西,接着开始演练,李天晟感到这“绝龙剑法”果然精妙,深为叹服。这剑法光讲解变化,学习招式就费去十余日,李天晟方感较为纯熟。再和狄勇互为切磋,一开始不是对手,然后狄勇接着指点他一些心法,李天晟才渐渐和狄勇真正过招,这一转眼也就快两个月了。李天晟这才明白,这一番收获并不亚于得到一本兵书秘籍。

而在这两个月时间里,狄勇也一直琢磨这李天晟家传的《李卫公兵书》,偶尔闲暇也与李天晟谈论。李天晟提到之前与金人交战一事,狄勇哈哈大笑,似乎李天晟肯和金人作战令他有些意外。余下时日,一边练剑,一边狄勇对他的行军部署讲解一番,李天晟才明白兵书中这些杂乱的文字对练兵、选将、设谋、器械、阵法等,其实有着种种层次,大体为“将务兵谋”,“部伍营阵”,“攻守战具”三大要点。而狄勇通过李天晟,也渐渐了解这兵书内容确乎不假,但李晟、李愬父子的所谓注解,是汇聚综合古往今来的兵家要略,使这兵书更加具备周详的印证和比较。尽管他们父子长期带兵,依然坚守传统,做好将帅,要诀在实战之时灵活使用。而用兵之道,战无常法,从来没有一定胜算,全然在于变通,然而变通从何而来,在于博古知今。对狄勇而言,这两三个月下来,从李天晟的口中,也问到不少契丹人、女真人习性、战事的特点。因他从小生长塞外,与大宋这两大强敌都关系匪浅,所谓“知己知彼”,若对敌人情形有欠了解,再精通兵书之人也是事倍功半。有李天晟所言,观照兵书所记,狄勇方才更加深彻领悟,坚信如果自己他日能再见宗泽,定然对保卫大宋,收复山河大有用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很快又过了一个多月,山风渐渐少了寒意,外出所见,大山以下变得绿油油,每天阳光普照,雪水融化下来,山路显得十分泥泞。

来此许久,李天晟才知道,自己离那日与辖戛斯人遭遇的地方已经很远,因为这山为乌山,南北绵亘数百里,甚至还在耶律大石他们所在的阻卜大王府西面。不过狄勇所在乌山北麓,其实这乌山以北的草原是阻卜大王府中达密里部和梅里急部两大部落游牧之地。阻卜大王府的老回鹘城附近才是真正势力最大的阻卜部之地,而乌山以南的大漠则是耶覩刮部所居,整个阻卜大王府形成辽国统领的所谓达旦九部,因此,这些部族基本都为达旦人,与中部的萌古和东部的室韦人虽说同宗同源,但习性略有差异,称谓也有区分。

这些日子里,李天晟见狄勇外出了三四次,每一次都叮嘱他练习和小心。起初他不大明白这话的意思,以为只是随口一说。待狄勇下山之后,李天晟也偶尔会出去探路,有一次发现外面山坡石碓中的泥土显出一排有些杂乱脚印,李天晟慢慢靠近,看了看四周闪着耀眼的阳光,山间风声呼呼,送来夏日的凉爽,李天晟细细一看,那脚印中透着利爪痕迹,显然不是人经过的痕迹。“这是……”李天晟心中凛然一惊,望着下山的路,握紧了长剑,急忙返回山洞,刚到洞口,蓦地望见前面一处山坡一株大柏树旁一个黑影在晃动。李天晟瞪大眼睛,是一头大的棕熊慢慢吞吞地朝山上走着,走一阵摇头张望片刻,李天晟蹲在一处山石旁,“好险,难怪狄前辈叫我小心……他、他怎么能在这种地方住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