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启程西迁(2 / 2)

叮嘱呼延次升尽力从西蜀和西夏购置军马,扩大骑兵才好与金兵对抗,要爱惜士卒,不要打骂。

宗泽所言殷切,令众将领感伤不已,耗尽心力一一嘱咐完毕,休息半晌,念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宗颖在一旁痛哭流涕:“父帅……”宗泽忽然睁眼盯着众人,大叫:“过河!过河!过河!”众人一惊,一代名将就此病故,时年七十。宗颖与岳飞将宗泽灵柩从军中扶运至镇江,与先他逝世的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上。宗颖在墓前题写了宗泽当年为纪念夫人陈氏而作的一首诗:“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宗泽身死,中原震动。赵构所在扬州官员对汪伯彦和黄潜善普遍不满,金军左路副元帅粘罕大喜,同继任右路副元帅的讹里朵,另加兀术、吾都补、挞懒、撒里喝、银术可、耶律余睹等以为天赐良机,领兵分东西两路南下,约定会师濮州,先行取东平府、攻下徐州,进行“搜山捡海捉赵构”之役。赵构听闻金军南下杀奔扬州而来,迫于舆论罢免汪黄,渡江逃到临安。

几乎同时,哲宗隆裕太后也渡江到此,不久,御营统制苗傅和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同谋兵变,苗傅派幕宾王世修领兵埋伏城北桥下伏击退朝经过的御营都统制王渊。刘正彦为王渊副手,接管护卫兵马,领兵包围赵构行宫迫其退位,立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继位,并请隆裕太后垂帘听政,遣使与金兵议和。好在韩世忠率先领军前来救驾,刘光世、张俊等纷纷响应,很快平息了叛乱,赵构也得以复位,继续遣使求和。可惜他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受到惊吓生了重病,在回临安的途中因宫女照顾疏忽而不幸夭亡。但金军大举南下并无阻挠,一路势如破竹,直达江边。

耶律佛顶出兵南下协同西夏攻取大同府,没有来得及与宋军取得呼应。西夏与辽军都小有损失,各自退回。

不觉一个冬天过去了。塞外草原迎来初春,契丹诸部备好青牛白马,按照契丹族数百年来的传统,祭告祖山、天地和祖宗。耶律大石身着国服盛装,在众多倾心跟随他西迁而来的部将、百姓前成为大辽二百年基业的继承人,正式称王。

萧塔不烟、李天晟望着礼坛之上的大石,在初春的阳光之下,好像全身也散发着一种光芒,给草原上等待已久的契丹人引领着继续生存,寻找未来的方向。行礼已毕,众契丹人、汉人、回鹘人、室韦人、达旦人无不山呼万岁。

耶律大石在礼坛之上,望着众人跪拜,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微微抬头,湛蓝的天际吹拂而来的春风还带着一丝寒意,天空中有两三只飞鹰在鸣叫、盘旋,仿佛为草原上这一难得一见的时刻而翩翩起舞。大石抽出长刀,仰望苍天,宣告今日大宴之后,明日一早开拔西行。

这是辽国覆灭四年以来,第一次正式而隆重的契丹风俗大典,奏响契丹国乐,面朝东方拜祭契丹祖山木叶山山神,耶律大石还以“射柳”等传统礼俗表明振兴大辽武勇之风的遗志。众将领和跟随的部族首领无不振奋,纷纷立誓忠心大辽恢复大业。许多人已经备好车马,扶老携幼从城内城外汇聚一处,等待出发号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