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会仙楼(2 / 2)

和我的性子大大不同,你若再这样执迷不悟,后悔的一定是你。我想,你们的太上皇现在只怕已经忙着逃往别的地方了吧,你们大宋君臣的勇气,斡离不、粘罕早已经领教过,我,我这次既然来了,倒也想试上一试。”海娜忽然叫道:“大哥,你不要再说了。”一下子冲了出来,李天晟想要说什么,海娜一下推开,冒着雨水冲了出去。蒲鲁虎在后面叫:“海娜!”当即看了李纲和李天晟一眼,冷笑一声,也与金兵跟了出去。

李天晟愣在楼梯上,李纲示意张元干叫身边护卫下去帮助店家收拾厅堂。然后到李天晟身边:“真是意想不到啊,或许,真的是危机重重了。”李天晟呆了一呆,道:“李公,既然你也看出金人毫无议和诚意,你应当劝谏大宋皇帝尽弃前嫌,再度与大辽联手共同对付金人!”李纲微微点头:“年轻人,你说的不错,但眼下你的辽国在哪里?兵力又有多少?实不相瞒,同金人议和,我等固然不愿,可朝中反对的却是少数,如今……我也只是权且拖延,说不定,已经有另外的人前往金人那里了,哎……”

李天晟听了有些触动:难道蒲鲁虎和海娜是背着皇帝来的?应该不像,但攻打大宋的一直听说是斡离不和粘罕啊。这到底怎么回事?当即转身腾腾腾往楼下跑,萧迪里道:“喂,这又是……”刚走两步李天晟一摸怀中的兵书,迟疑了一会儿,回头望着李纲,见他一副神色茫然的样子。李天晟回头来道:“敢问李公一句,大宋如今还有谁是真心抵抗金人又有真实能耐的豪杰志士?”李纲看了一眼道:“怎么,你打算背弃我朝廷法度,意图私下去联系抗金将领不成?”李天晟淡然一笑,摇头道:“李公误会了,我顶多打算结交一下,想多找一些明白事理的人相助大宋与大辽一同对抗金人。”

李纲也摇头道:“凭你如何说,也不能改变辽国已经覆灭的事实,而大宋也不会私下和你定下任何盟约,念你如此有心,还是听我一言,归顺大宋,实现你为汉人百姓谋福的心愿。我大宋立志抗金的人在中原各处比比皆是,韩世忠、张俊、宗泽、种师道、种师中、吴玠、吴璘甚至马扩都是身经百战,精通韬略之人。”

李天晟“哦”了一声,想起在金人和辽人那里都听到过马扩和种师道兄弟的名字,马扩当初跟随父亲马政联络完颜阿骨打合力灭辽,当日也曾随童贯、种师道攻打燕京的时候前去劝降耶律大石。之后马扩没有再回到东京,停留河北,联络各路英豪,与宗泽有些往来。另外也恍惚听闻,在河东河北各路,老将宗泽威望甚高,就连金军南下之时,除了郭药师激战马扩守卫真定府之后,斡离不都绕开宗泽所在的磁州。

“马扩这两年一直被宗泽影响,看来,他应当是值得一见的人物。”当即向李纲行礼道:“既然如此,多谢李公,望多多珍重,如你所言,众多百姓都有赖你护佑。”说完下楼而去。张元干则看着他离开,上楼来对李纲道:“这人到底是什么人,伯纪兄与他说这许多,看样子他和金人极为熟悉,也不为我们所动,莫非其实是金人奸细?”李纲愣在会仙楼混乱的楼梯间,轻声摇头叹道:“如此少年,宁愿混迹于塞外异邦之中,也不愿回归中原报效朝廷,大宋风雨飘摇,岂能不危机四伏?仲宗啊,我一时身边无人,将你硬拉回京师,对于外敌,再多艰险我们也毫无畏惧,可我朝更多的祸端往往在于内部……恰如今日之议和,令我深感忧惧。我李纲一人死不足惜,只怕、只怕日后还会连累于你,哎,着实惭愧。”

张元干笑道:“李公在国家危亡之时能想到我,那是张某的福气,为保卫大宋京师,为朝野军民,张元干粉身碎骨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其实,以在下之见,今时今日,所有大小关节都是以国事为先,区区个人安危利害,无足轻重,大宋若存,上下方才有所依归,大宋若失,纵然你我苟活于世,又有何臣子名节可言?”李纲望着他长叹一声,“仲宗真乃吾之良友,李纲平生之幸也。如此,我们便义无反顾,共赴国难。”剩下一两个小厮在楼下收拾狼籍的大堂,墙壁上昏暗的油灯,李纲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凄凉,适才一句“共赴国难”虽然鼓舞士气,充满壮志豪情,但莫非这就是自己的苦苦支撑的必然下场?

李天晟与萧迪里离开会仙楼,一路往城西走,萧迪里问是否回客店,李天晟道:“不错,赶紧回去结账,我们要争取赶上他们。”萧迪里诧异:“赶上谁?”李天晟一路穿过人群,头也不回的道:“赶在金使前面。他们不是真的金使。”萧迪里更是不解:“这……什么金使不是金使,我怎么听不明白。”李天晟没有理会,到客店迅速结账,带上马匹,在瓮市子牢狱就转北,直奔卫州门而去。萧迪里招呼随从紧紧跟在后面,不明所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