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想这事……若是即刻出发,明日就能到达汴京,但金人若也攻到了城下……我们能否达成就很难说了。”萧迪里一时不明,没有吭声。李天晟望着城外淡淡的阳光,一阵春风拂过,远处林间树枝晃动,忽然道:“不管那么多,既然都到这里了,且到汴京再作计较。”萧迪里出去吩咐手下准备出发。
整理好东西,李天晟出来往东出城,经过一处宅邸前,忽然勒马停了一停,萧迪里在一旁轻声道:“怎么了?”李天晟微微摇头:“没什么,我想起以前我爹说起过,洛阳曾有许多大宋有名的人,像这边,应该就是。”萧迪里看了一看,门楣上的汉字不大认得,道:“谁啊?大官人莫非要去见一下么?”李天晟道:“不,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走吧。”原来,前面一处是前朝名相富弼的宅邸,在他背后就是司马光的宅院,当年他们是邻居,司马光闲居在洛阳老宅中完成了光耀后世的巨著《资治通鉴》。隔着不远则是邵雍的天津居,邵雍与程颢、程颐、周敦颐、张载,世称“北宋五子”,其中二程也是洛阳人士,因此北宋洛学之盛,良有以也。另外,还有文彦博、吕公著等名噪一时的人物也在这里,当时洛阳城中号称布衣名士就有近三十人,忠厚之风,闻名天下。城中常常举行会社,当时一干闲置老臣时常聚在一起,名为“耆英会”,司马光经常为众人之首,号召各方友人参与,后来他还写诗记录盛况:“七人五百有余岁,同醉花前今古稀。走马斗鸡非我事,纻衣丝发且相晖。”遥想这一批士大夫代表了宋朝最为鼎盛的时代,而如今不过百年光景过去,大宋山河再次遭遇外族强敌,眼看就要再度上演割地纳币乞和的境地。李天晟想起祖上念念不忘留居塞外的苦衷,心里不免一阵感叹,随即策马朝城门而去。
第二日午后,一行人到了东京城西万胜门外。城门之内有一处都亭西驿,与内城的都亭驿不同,这都亭西驿是多年来专供招呼西夏的使节。驿馆紧挨着大佛寺,以往也颇为繁华。若在往常,这汴京从城外十余里起就人烟不绝,捱村连户了。如今连连经历金军的围攻,城外四野荒芜,一些村民遭到毁弃的屋舍至今冒着浓烟,进城的路上偶尔还能见到暴露的尸骸。
汴京的城门正在加紧修筑,此前抗金之时,北面封丘门、卫州门,南面陈州门以及这万胜门都曾遭金人猛攻,军民死伤众多,城池遭到毁坏。如今金人以和议之约退走后,防御使李纲即刻命人加紧修筑,赶造一批防御工事,以备后患。
进入城内,萧迪里等见东京街头果然人烟稠密,房屋店铺鳞次栉比,与之前洛阳相比,明显更加热闹。过去辽国的燕京已是一等一的大城,但比起这里依然相差甚远。汉人常说起南朝物华天宝,繁荣昌盛,许多契丹人和北方部族也都只是当传说故事罢了,如今亲眼所见,不得不让人相信。只不过,这里的人们十之八九都面容凄惨,显然是之前金人攻打汴京的缘故。萧迪里低声道:“大官人,宋人在加固城池,似乎金兵转眼就到,我们该怎么做?”李天晟道:“适才入城的时候,听他们说起防御使姓李的有领导守城的大功,我打算去会一会。”萧迪里道:“那该怎么找他?”李天晟淡淡一笑。
虽然见到不少百姓有离开的迹象,但城内依然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偌大的开封府城自有一种京师的气度。往内城梁门走,不远就见到一处气势不凡的大宅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