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萧遏鲁即刻做好出兵准备,等你回来。”大石点点头。
萧干正在他的王府处理公务,一心等着金人会有答复避免一场浩劫。没想到耶律大石的探马先来通知郭药师的动静。其实他也派人留意涿州的情况,不过消息没有那么快。萧干也拿定了主意,这一次依然只有拼死一击。
不一会儿,大石一身戎装来到府里,萧干笑着拉他进来。大石刚一坐定就问:“大王接到涿州军情了吧?”萧干点头道:“不错,本王正等着兄弟来商议,你说我们该如何迎敌?”大石起身道:“我是太祖子孙,有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同他们战死在城南卢沟罢了。”萧干笑了笑道:“也罢,不过我们连番作战,现在全城精锐之兵不过两万,那些新征募的汉人和渤海人一万人中不过三四千可以杀敌……”大石转身道:“顾不了许多,不管什么人,这南京始终是家园故土,他们要想进城,除非踏过我们的尸骨!”萧干拍案道:“好!大不了咱们兄弟俩一起去陪伴先帝!这一战,本王还是与重德一起杀敌!”萧干命侍从打开南京的城防地图,道:“重德,如今兵力稀少,而南京是我们最后的防线,你说这一战该如何打?”
大石看着城池形状,指着道:“南京城防本是坚固的,我们就驻守卢沟,那里一早就有防御,且地势狭窄,对我们有利,宋军还是步兵居多,骑兵较少,有利于我们攻击,其它也再没有办法了。这是我的一点愚见,请大王斟酌。”萧干端详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们也没有余力去夹击宋军,我想这四万之众不过是敌人的先锋,此次他们号称二十万大军就算虚张声势,但若有个十万八万的人马,我们也疲于应付了,好,就照你说的做,你先去卢沟布置,我去进宫见过太后,随后领兵就到。”大石行礼告退。
大石回去领上萧斡里剌等人就出迎春门往卢沟进发,不过一顿饭工夫赶到那里,耶律松山早早领兵在那里相候。大石在卢沟四处布置好陷坑、钩刺、弓箭、弹弩和种种机关等工事,安好兵马届时冲锋的路线,等候萧干的人马会合,然后就是等郭药师和宋兵出现了。
此时正是逢九月素秋,凉风阵阵,北国大地一片金黄。
郭药师得到童贯的密令,以涿州为宋军北上基地,进军收复燕云故土。童贯到雄州等了好些日子,新任都统制刘延庆的十余万大军总算集结齐备。刘延庆也是西北军名将,童贯的老部下,但比种师道年轻。这一次奉命北上自然也亟待建功,而且还得到了徽宗御赐的束带和七宝金枪,童贯嘱咐了数次,这才发兵渡过拒马河前往涿州而来。
经过拒马河大桥,见到宽阔的水面,昏黄的河水静静地往东而去。刘延庆心想,以种师道之大名,怎会以那么多兵力还敌不过区区两三万的辽兵?望见身边宋军源源不断从身边经过,自己这次比种师道多出一倍人马,还有郭药师作为熟知辽军的内应,定然能够马到成功,为童贯,也为自己争取天大的功勋!这可是大宋百年不遇的奇功啊!
好多经历了上次拒马河一战的宋军再次来到这片战场,无不心有余悸,在路上就把与辽军交手的惨烈情况传开了。上次种师道的十万兵马可以说是精锐主力,结果损失了七成有余。这一次刘延庆除了本部的几万人可以算精兵之外,另有一半多是七拼八凑的,也没有来得及训练,再加上杨可世、辛兴宗剩下的败军,还未交战,军中就有些士气受损。大家听了一些兄弟们在军中现身说法,无不对辽军再次感到恐惧,渡过拒马河时,简直就像趟过传说里的冥河一般,仿佛一去就再难回头。军士们个个面容萎靡,有气无力,听到有人说这河水当日葬送多少宋军兄弟的尸首,当日的河面腥红一片,前面密林之中也到处堆积着宋军尸骸,随着秋风一吹,仿佛还真闻到一股股的血腥气。于是,宋军越往辽国境内走,越是士气低落。估计也就刘延庆、杨可世等少数人雄心万丈,精神高亢,这可是多少年来几代宋国君臣梦寐以求的一天啊,想着二十万兵马定要收复燕京,甚至还要伺机从金人那里多争取一两座城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