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饭局是在牛福军家里进行的,这是市供销社的办公室主任张天明这位学长强烈要求的,据说是供销联社一位副主任调走了,现在空出了一个副主任的位置,张天明是竞争者之一,现在他正面临干部考察的关键时期,如果张天明能胜出的话,他的政治生涯将会从副处上升到正处这个台阶,而张天明才三十五岁不到,如果能升得到这个正处实职,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质的差异的。鉴于这次的升迁与否对他关系重大,虽然他并不是热门当选人,可关注的眼光也是不少,所以他才会显得特别低调,连老同学牛福军的聚餐都是很谨慎地参加。。
在牛福军家举行的一次简单的家庭小聚餐,可能是初次和艾楚接触,张天明和艾楚的交谈中充满了戒备,除了客套话就是打官腔,让艾楚觉得很别扭。整个饭局都是比较压抑的氛围下进行的。
其实张天明和牛福军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大学的学友,还是同一个村出来的,再加上平时两人工作也有一些交集,而且两人在不少问题上还有不少共同语言,所以尽管张天明比牛福军高了几届,而且两人还不是一个系的,但关系却十分深厚。
当知道艾楚与牛福军只是刚刚才认识几天后,对牛福军的这位十分欣赏的学弟,张天明明显的采取了回避态度,完全是多听少说不表态的冷抵制。这让艾楚感觉到自己在自说自话,场面显得很尴尬。
牛福军见张天明的态度如此暧昧,自然也不便太明显的帮着艾楚出声。
牛福军的老婆厨艺着实不错,四个小炒,两个凉菜,虽然算不上丰盛,可下酒却是再好不过了。
喝的酒是牛福军家自己泡的药酒,据说是泡了十多年了,一倒出来房间就酒香四溢,艾楚轻尝一口,口感味甜,酒香浓郁,酒味醇厚,后劲十足。
因为张天明对艾楚有点戒备,艾楚也没能在短时间打开局面,三人喝酒的氛围有点怪异,都没放开喝,浅尝即止而已。
艾楚心里明白张天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他知道张天明是不愿意在这种关键时刻多生事,他希望通过这种无为而治的处世态度来希望来赢得这场副主任的升迁竞争。
官场中的人在升迁的关键时期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积极进取的态度,比如说四处活动、努力表现、贬损甚至是挖抗给竞争对手等等,这算是官场升迁的常态。
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去的,又一部分人也会采取另一种继而不同的方式,那就是以进为退,以守代攻的策略,在一旁冷眼旁观,等着其他人鱼蚌相争、等着那些积极的人犯错,抱着少做少错的信条,等着别人出错出局后自己在上位。张天明无疑是采取了后者的策略。
艾楚在心里合计了一下,便岔开了话题,聊起了张天明眼前的这场副主任之争。
聊到了这个话题,张天明仿佛扛开了话闸子,虽然供销系统比过去已经是江河日下,但这个系统毕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么多年,机构大,人员多,最重要的是资源丰厚,几十年的商业老大哥,大把的土地、资产都捂在手里。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着国企改革,供销系统自然是首当其冲,而有改革就会有机会,有改革也容易出成绩,最关键是有改革就会有肥肉。这些事这个副主任的被众多人追逐的最主要原因。
张天明的言谈中透露出这次争取副主任的人有四五个,而且大多是下级单位的一把手,其中南区供销社现主任易穗安无疑是这场竞争中最优希望的那一位。而张天明做为办公室主任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反倒是没有在基层一线单位一把手的任职经历成了他最致命的短板。虽然联社一把手莫金盛对他青睐有加,可是办公室主任是个轻易看不到政绩的岗位。所以即便张天明再优秀再让莫金盛欣赏,如果贸然提上去,只怕也难封住众人的悠悠之口。谈到这里,张天明也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此次竞争副主任是陪太子读书的尴尬处境和无奈。
酒过三巡,张天明愈发显得悲观,他也知道自已如果不把握好这最后的机会,随着供销系统的逐步改制,供销系统将不可避免的随之没落,以后想再上一个台阶就只怕也很难有好的机会了。
艾楚听着张天明的倾诉和无奈,脸上流露出同情的表情,心里却暗自窃喜,他逐渐找到了说服张天明的契机。
艾楚并没有马上讲出自己的想法,他想等牛福军安慰的话先说完自己再说,因为很多时候安慰的话在一个自知无望的人听来,更像是一种打击,更像是命运对自己最终失败结果的委婉的宣判。这也是艾楚一直不喜欢去安慰别人,有时候他觉得安慰人就像是告诉一个被高利贷逼得准备跳楼的去拿最后两块钱买一张彩票有可能会中一样,它好像是在给人希望,可是希望却被寄托在象彩票那样的令人绝望的机率上。
果不其然,牛福军的安慰让张天明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一旁的艾楚却在暗暗窃喜,该自己粉墨登场了。
“我年纪轻,说话比较直接,有几句话我想说一下,如果说得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