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不到艾楚就被杜启宏的电话吵醒,他们已经满载着一车西瓜三十多吨到了白SS区了,这还只是第一批而已。
艾楚赶到重机厂门口时杜启宏和马辰己经在缷西瓜了,他们请了重机厂的两个工人帮着一起缷,东风卡车整整一车,问了下杜启宏才知道,也算是天助艾楚,今年天气较好,岳州和罗城的西瓜大丰收,大井的西瓜属于晚熟品种,等大井西瓜上市的时候,早熟瓜早已充斥了两地的水果市场,所以杜启宏过去时,大井瓜农正为西瓜销路犯愁,听说正准备瓜农凑点钱到外面去找销路的。也算是也正巧杜启宏放话出去说要大批量收购西瓜,纷纷开着拖拉机送到杜启宏舅舅家。现在的大井西瓜因为一直是卖给三四线城市和附近的一些乡镇,本来价格就买不起来,在加上今年销路又不好,眼看着西瓜都要烂在地里了。只得把价格从过去的一毛六将到了现在的一毛,当杜启宏告诉大家有多少收多少时,在杜启宏舅舅的怂恿下又把价格降了1分钱,杜启宏当即豪气一冲,叫舅舅敞开门收货,有多少照单全收,这两天后续还有货会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这实实在在的给了艾楚一个大惊喜,价格由比预期低,货源还充足,不惊喜才怪。
艾楚和杜启宏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价格定为5毛,第一批先自己做零售,等大井西瓜打出点名声后,再考虑把货转给本地的批发商赚差价。
既然这批货决定了自己卖,艾楚便和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分作两个地方摆摊,一个定在重机厂后门的宿舍区这里,还有一个就定在了火车站旁的广场上。随后他又去买了个帐蓬,雨布,蚊香,刀,秤等物品,这么多的西瓜不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也不行了。
至于摆摊要去打点的那些职能部门,艾楚倒是没有主动去安排,那些人都是闻得肉味到的苍蝇,要不了几天自然就会找上门来的,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怎么打发再怎么打发。
午饭后艾楚再回到了重机厂后门的摊位,杜启宏正坐在树下乘凉,他告诉艾楚,虽然比外面的瓜便宜了一两毛,但大井瓜卖相不好看,而重机厂是个效益很好的单位,这里的人不贪东西便宜,所以一上午才卖了才不到1000斤。
艾楚又踩着自行车去火车站的摊位看了下,这里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可也远远没有达到火爆的地步。
艾楚的脸阴沉了下来,看来做生意远没有自己想象的容易。
下午的情况也差不多,特别是三四点那段时间,烈日当空,重机厂的职工也正处于上班时间,生意就更惨淡了。
艾楚坐在重机厂门口的摊位上一支接着一支的抽着烟,他现在压力很大,如果不快点想办法拉动销售的话,就无法在短时期得到水果市场那些批发商的青睐,再等过几天后续的货源持续的到来,那这批西瓜就会积压,生意场上从来都是帮旺不帮衰的,越积压的就只会越被动,照此下去,搞不好这批西瓜不乱在地里而是会烂在自己这瓜棚里了。
一旁的杜启宏也一筹莫展,这么好品质的西瓜却要砸在自己手上,这换谁谁不郁闷。
艾楚努力打开自己的脑洞,希望尽快的找出一条解决眼前困境的方法。
而能打开西瓜销路的方法也不外乎就是从价格、品质、营销这几个因素下手了。
价格已经很低了,而且艾楚从来就不推崇低价策略。
品质倒是没问题,可卖相太差,品质再好别人不知道又有什么用。
看样子只能从营销上面动脑筋了。
既然口味好,品质能保障,那自然回头客多,后期的销售不用太担忧。可前期要怎么样才能尽快的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西瓜好呢?
突然,一缕灵光掠过,艾楚猛得睁开眼睛,这,应该是个好主意。
他把正在打瞌睡的杜启宏叫过来,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
听完后,杜启宏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不置信的质疑道:“加价?这行吗?”
艾楚一脸自信的笑了笑说:“只管按我说的去做就好了,我有信心一定行。”
九十年代初期的神州是处在信息时代还未爆棚的阶段,客户体验就更没萌芽,白沙市的试吃试饮试用可都是到了七、八年后大型外资超市进驻后才有的体验,再加上打进西瓜虽然不好看,但味道确实杠杠的,如果开启免费试吃模式,销量再不上来那就没天理了。
半小时后,一个漂亮的小展台出现了,展台上摆满了切成小块的西瓜,顶部挂着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四个大字:免费试吃。西瓜的售价也做了调整,不降反升,8毛一斤。这也算是艾楚的另一销售策略:吊起来买。
调整了销售模式后,过往的人群还将信将疑,几分钟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过来了,然后来了第二个,第三个……
瓜摊开始忙碌起来,品尝过后的大部分都选择了购买,一方面是因为面子作祟,不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在蹭吃占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