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白扁舟 静女式微 3925 字 2017-06-01

听不到汝叫他爹爹,也会难受吧。”公孙琰笑说,“等汝再大些,吾再同汝讲这些事情算合适。”

“做什么?难道又有什么我听不得的事情?”伯俞白面不改色地说着,“看样子我爹在叔父看来竟是厉害的人。”

“是啊,汝父若不是这样厉害,吾也不会有如今的生活,若不是当年遇到了汝父,吾如今也怕是流浪在什么穷乡僻壤吧。”公孙琰笑说,“汝和三儿好似当年的汝父和吾。哈哈哈哈哈!”

“叔父每次说话都不说明道理,听的俞白不甚求解。”伯俞白云淡风轻地说着,向前略微走了一步,“叔父,您唤申姬姐和俞白进来……”

“这几日又不见三儿,怕是又出去了吧?”公孙琰斜眼笑看着申姬和伯俞白,好似知道他们将用什么蹩脚的谎言瞒着些什么似的,伯俞白紧张地吞了一口唾沫,结结巴巴地说着,“三……三儿的事儿申姬姐和俞白也不知啊,怕是又到什么地方行侠仗义去了。”

“怎有那样的事情?”公孙琰抬眼问着,“三儿不在房间里?”

“三儿的房间上着锁,俞白也打不开。”

正说到这时,门外稍有骚动,申姬说着,“叔父申姬出门去看看。”

“慢!”伯俞白伸手拦住了申姬,“申姬姐,你在这里陪着叔父,这门声如此急躁,并非善人,让我出去看看。”说罢扶了扶腰间的剑,出门去了。

“谁啊?”伯俞白一个大嗓门把外面敲门的人竟呆住了,敲门声瞬间停止,外面也并无人讲话,伯俞白并不开门,大声问着,“外面是何人?可知这是公孙氏家?”

“开门吧,我要找公孙大夫。”门外这时才有人说话,这声音稚嫩不已,伯俞白诧然,愣住一秒问道,“你是谁?为何找公孙大夫?”

“我是樗苏郎中先生的人。”那外面的声音说着。

“那是哪位?”

“前些日子大夫家郎寻求樗苏郎中治疗公孙大夫头疼病,可是忘了?”

伯俞白微微打开了一道门缝,约莫能看到一个与他同岁的少年站在门口,左手似是拿着什么,右手抵住大门,“请开门,在下有重要的事情找公孙大夫。”

“吱呀”一声,门被半开,伯俞白这才看清楚这少年的模样:身着布衣下罩裙裳,脚上踏了草色履鞋,虽未到成年之时,却已束发高起,用发带绑好,神色似从容,眼眸却有些紧张。

“什么事情啊?”

“请问在下可是令郎公孙三氏?”少年毕恭毕敬地拜了个礼,伯俞白心说,“果然是没见过我和三儿的人啊,这话问的倒是有些驴头不对马嘴。”

“非也。三儿的话,今日若要求见可是要吃闭门羹了。”伯俞白说着,想这少年的来历,又寻思着,“原来那郎中竟是叫做’樗苏’,这名字可真是怪。”

“那在下是?”少年微微一怔,有些疑惑地问着,眉头微微皱起,平淡的脸上瞬间有了表情。

“你今日来有什么事?只管同我讲。公孙大夫……大夫他现在不在家。”伯俞白胡扯了一个理由,挠挠头,看向后院,“这里是大门处,什么话不方便说的话我们去那边。”边说边欲带领这少年进入花园大树下。

“此事速急,不能怠慢。”少年走着走着停下脚步,“不论在下是谁请将这封信转交给公孙大夫,这是从樗苏先生那里寄来的急件……”

“刷刷刷!”伯俞白接过那包裹,迅速撕开那布层,惊的那少年直说,“这是直接给公孙大夫的……”

“没事的,有什么问题我担着。”伯俞白说着,“郎中先生还曾有什么留下来的话?”

“先生说,望公孙大夫速阅,此事关乎公孙氏家在楚国去留,若是稍微没处理好,便是脑袋要搬家的。”

“这老头!竟然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让你这样的瘦弱书童转送……”

“望在下注意,只是不知在下姓名,如此称呼十分不礼貌。”

“哦,何必在意这样的事情,叫我伯某便好。”伯俞白正欲分阅文件,问道,“汝唤做什么?”

“鄙人姓解,单名长,无字。”少年又拜了一拜,“解长就此告辞,谨记伯兄挂念。”

“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子弟总是如此装腔作势,一句简单的’再会’折腾这么长才说完,礼虽到了,嘴皮子也甭要了。”

“那么,解长告辞。”

伯俞白将门关好,申姬正走出来,“到底是谁,怎么会在外面逗留这么长时间?”

“不知那是什么人,申姬姐可曾记得那郎中老先生?这是他寄来的文件。”

“你怎么自己偷偷打开看了?”

伯俞白没理会申姬,独自打开文件,看到第一句便说,“申姬姐,这怎么会?怎么会?”说着大口喘气,脚步微软,不由得多踏了几步,“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申姬问着,伯俞白没功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