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南京城一切都模糊了,只有这围炉夜读的氛围,让耶律大石倍感温暖。他决意用知识的温暖融化冰冷的世态万象,他推开屋门,牵出阴山雪,踏踏出院,翻身而上,阴山雪在漫天风雪的伴舞下,四蹄展空,落地又复的跃起,美丽的出神入化。耶律大石两腿夹紧马蹬,双手捧着敬若神明一般的《鬼谷子本经阴符》》,茫茫原野,风雪无边,充斥天地间的只有飞舞的雪花与呼啸的风声。极目不过丈许,闻声不过咫尺。苏秦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能感到冰凉的雪花打上脸颊,呼啸的寒风掠过原野。耶律大石觉得这《鬼谷子本经阴符》就象无边无际的棉套,只要轻轻一挤,就有汁液汩汩流出!一句话明明是懂了,可你联系不同的事情去想,便立即有了不同的心解,当真是“变通无羁,深微烛照”!风雪扑面,苏秦却逆风而立,一字一字,高声吟诵起了《鬼谷子本经阴符》——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
机在于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阴阳相推,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耶律大石的声音嘶哑了,阴山雪已经踏踏而回,待阴山雪站定在院门前,耶律大石猛地一醒,哦,原是又回家了。他拍阴山雪说道:“好样的啊,阴山雪,你今天与我一同出神入化之这漫天风雪中!”而后下马,将阴山雪拴回棚,特地加了好些精料。自己又回到书房。
方才一阵风雪吼诵,竟使他突然顿悟——《鬼谷子本经阴符》正是英雄立世的大法则!其中天地之道、为政之道、君臣之道、创守之道、天人生克之道、万物互动之道、邦国互动之道无所不包。将这些大道理揣摩深透,何愁不能窥透天下奥秘?何愁不能找出辽国症结?何愁不能扶大辽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一腔热血急往上涌,胸口如火般汹汹燃烧起来。
想到这些,他打开了心结,心情豁然开郎,他端坐于床,平心静气,深深的吐纳,他已闻之这是红日将要喷薄而出时的朝阳之气,天快要亮了,他顿时感到全身袭来浓浓倦意,他倒头而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