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苦蝤(续)(7 / 7)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12959 字 2017-05-30

董卓用“修堤捕鱼”之计保全了军队,故朝廷封董卓为斄(lí)乡侯,邑一千户。

本月(十一月),从雒阳传来消息:前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因劝谏天子惩治宦官,被诬陷下狱,不久便死在狱中。此事加上几个月前巨鹿太守司马直宁死不肯缴纳买官钱,让天下的党人、清流、儒生等对朝廷愈加失望。而与此同时,据闻天子把国库中的钱、帛都搬到万金堂中,又把私房钱存在宠幸的小黄门、中常侍家中,每家各存数千金,另外天子趁冀州战乱、田宅贱卖,命人去河间购买良田、修建豪宅,令人哭笑不得。

十二月,鲜卑劫掠幽、并二州。消息传到元氏,孔邑心中“杀胡封侯”的志向再次被点燃,而戴邵的想法与孔邑不谋而合。

=========================================

【1】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常山相南阳冯巡、元氏县令京兆王翊立白石神君碑于元氏西边的白石山。

【2】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一百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一百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作“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作“署”。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粘土,盖上阴文印章,在粘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粘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百度百科)

【3】驴板肠:“杨凤”之事迹首见于赵子曰所著《三国之最风流》,“知乎”上《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中对黑山杨凤=白波杨奉的猜测不可取。

【4】驴板肠:若论东汉末年谁写的碑文最受欢迎,非蔡邕莫属,可确切查到的有《太尉杨公碑》(弘农杨秉)、《王子乔碑》(东莱王璋)、《陈留太守胡公碑》(胡广少子胡硕)、《郭有道林宗碑》(太原郭泰)、《太傅文恭侯胡公碑》(胡广)、《太尉陈球碑》(下邳陈球)、《太尉桥公碑》(桥玄)、《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马融之女、袁隗之妻马伦)、《何休碑》(“学海”何休)、《太尉刘宽碑》(弘农刘宽)、《陈太丘碑》(颍川陈寔)等。

【5】《吴子·励士》:“君举有功而进拘之,无功而励之。”……后来吴起以五万无功者大破五十万秦军,“此励士之功也”。

【6】吴起规定凡是能够身着全副甲胄,执十二石石之弩,背负箭矢五十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百度百科)

【7】大将军掾韩卓以为:“乌桓兵寡,而与鲜卑世为仇敌,若乌桓被发,则鲜卑必袭其家。乌桓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无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车骑将军(何苗)掾应劭反对,认为“可募陇西羌胡守善不叛者,简直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韩卓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百度百科·应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