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精骑(1 / 5)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7855 字 2017-05-30

孔邑军令已下,来异等人只好作罢。很快,孔邑、黑脸骑奴准备完毕,在众将和亲卫的簇拥下一起来到东营门外。

元氏县城的西面、北面都是山,北面十里是封龙山,封龙山往西十里为三公山,县城西面则有灵山、无极山和白石山等,俱为冀州名山,而且封龙山、三公山、白石山等皆立有碑石。以前每逢大旱,元氏百姓便在常山相、元氏令的带领下去向山神求雨,不过近几年由于三公山、白石山等被山贼所占据,也就无法再去求雨了。

因为县城西面地形狭长,立在县西的军营只能东西短,南北长,而比试场地也就选在较为空旷的东营门外。营中还剩有一些之前为扎营准备的木桩,于是在孔邑的吩咐下,兵士很快在营门北侧空地上打入一个长约七尺的木桩,在顶部系了一块红色巾帻,又将一个铃铛置于木桩顶端。根据约定,比试者从营地东南距栅栏百步处出发,自南向北,在高速驰过营门的同时,须射中铃铛或红色巾帻才算射中。值得一提的是数十个左尉贾烈的族人、家兵也被喧闹声吸引了过来,与孔家家兵挤在一起观看这次骑射比试。

将比试规则约定好之后,孔邑首先出场,只见他披甲持弓,先在营门前的空地处试射了两箭,感受了下风向、光照,然后纵马驰向营地东南的出发地点。孔邑从年十二开始随来异习骑射,至今已有六年,又每日勤练不辍,骑射与来异已经相差不多,加上此次比试成败并不重要,因此便决定亲自出马。一切准备好后,孔邑开始策马前进,途中不断踢打马腹,提高马速,在距离木桩约一百二十步处从箭壶中取出三支羽箭,夹在手指中间,然后先瞄准铃铛射出第一箭,随即又瞄准红色巾帻连续射出两箭。射完三箭之后,孔邑本想再取三支羽箭,不过等取了羽箭,发现已经过了有效射程【1】,而前面三箭已然皆中,营中欢声雷动,于是孔邑便将羽箭放回箭壶,调转马头,往营门处驰去。还没到达营门,就听营中兵士大声喊道:“司马神射!司马威武!司马神射!司马威武!”孔邑驰到木桩面前,见铃铛已被击飞,红色巾帻上赫然插了两支羽箭,哈哈大笑,随即来到黑脸骑奴面前道:“田君,该你了。”

田汉虽然对孔邑的射术有些惊讶,但似乎并不担心,他先是让兵士去掉鞍鞯,然后和孔邑一般试射了两箭,随后一夹马腹,往东南方向的出发地点驰去。此时兵士早已将铃铛放回原处,众人见田汉敢骑光背马,心知他必是骑术高超,于是一颗心又提了上来,孔邑倒是好整以暇,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田汉驱马前行,马速提高很快,在距离木桩约一百四十步处从箭壶中摸出五支羽箭,四支叼在嘴里,一支挂在弦上,然后还没看清楚他的动作,只见四支箭被连续射出,而最后一箭他才瞄向铃铛。射完五箭之后,田汉也不侧头观瞧,径直往前驰去,此时只听“叮”的一声,最后一箭正中铃铛,而众人看向木桩时只见除孔邑所射两箭外,另外四箭皆射穿木桩,只剩白色箭羽露在外面。

“好箭法!”虽然田汉是敌非友,但是孔邑、来异、王绪、戴邵等人都是内行,能看出来此黑脸汉子的箭法出众、膂力过人,因此纷纷叫好道,当然这次营中并没有欢声雷动,毕竟是主帅输给了对方。孔邑见田汉骑射如此出众,起了爱才之心,竟然打马向田汉冲了过去,来异、王绪、左秀等人叫声不好,忙各自翻身上马,不过还是慢了一步,很快孔邑便处在田汉的射程之内。

田汉此时刚刚调转马头,准备驰回营地,见孔邑只身前来,不禁愣了一下,然后才慢慢朝孔邑行了过去。来异等人的坐骑中数左秀的黑马最为神骏,于是左秀最先追上孔邑,大声道:“司马稍待,等我先缴其弓箭。”孔邑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鲁莽了,便减慢马速等来异、王绪等骑追上来才慢慢朝田汉行去。

等孔邑等骑赶到田汉身前时,左秀已经取走了弓箭,田汉立在地上不卑不亢地对孔邑行礼道:“孔君输了,可还记得刚才许下之事?”

“当然记得!回营后我马上下令。”孔邑说着翻身下马,几步走到田汉身前,见这黑脸汉子身高八尺、猿臂善射,禁不住夸道:“田君真北地健儿!骑射吾不如甚已。”

“孔君过奖。三箭皆中也非常难得。”田汉虽然折服于孔邑的真诚坦荡,但是双方处于敌对立场,便淡淡答道。孔邑也意识到此时并非招揽良机,便一声令下,众人回营而去。

孔邑等骑还没驰到营门,突然从北营门处传来报警的钟声,不久一骑来报:“东北方向有数百骑兵正快速接近中,看打扮是郡兵,打着“常山”和“郭”字旗号。”

孔邑心道:“好戏来了。”命朱贞屯守北营门,吴茂屯守西营门,孙晏屯守南营门,霍弥屯居中策应,又命戴邵屯列阵东营门左侧,刘绩屯列阵营门右侧,宋敏率弓弩屯、秦泽率三十多亲卫居中,来异、王绪各率骑兵游弋两旁。见东营门处各屯开始有条不紊地布阵,孔邑心想:“总算没有白白练兵,虽然列阵仍显生疏,但是能做到整齐有序实属不易。”这时孔邑看到田汉仍立在自己身边不远处,有些犹豫不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