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孔伷对“欠税”却是束手无策,很多黔首因为欠税早已抵押田地、卖儿卖女,各乡各里实在是征不到税,总不能把所有欠税的黔首收押在狱中。所幸税赋一般是八月算民时截止,还有五个月时间,因此孔伷决定先“拖”着此事,等快到八月了再说,倒是让负责征税的诸乡佐松了口气。
“借粮”一事,孔伷决定多管齐下:派功曹史李粲赴高邑向槐里侯、左车骑将军、冀州牧皇甫嵩借粮,命廷掾阎宗去拜访县中士族、大姓,而自己则亲自去寻国相蔡胤。蔡胤一开始对孔伷和颜悦色,不过听到“借粮”二字后,则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并言郡中亦缺粮,又要养郡兵、家兵云云,最后孔伷好说歹说,只要到两千小石。幸好廷掾阎宗从元氏士族、大姓借到近六千小石,这样加上存粮,勉强能坚持到八月。因负责借粮的是阎宗,阎氏自然慷慨解囊,拿出两千小石,李氏、郑氏各出一千五百小石,张氏、郭氏和梁氏给的最少,分别只给三百小石,让孔伷颇为不满。
如今已是三月,为了不耽误春耕,在借粮的同时,孔伷命县田曹掾调出县中所有无主田地,抓紧时间雇佣佃农开始春耕,另外因为爱惜羽毛,孔伷不愿用县中公粮来给养家兵,便自己出钱购了一百二十顷良田,命孔邑雇人耕种。县田曹掾为了巴结孔伷,特意将县东北洨(xiáo)水附近的上等良田划给了孔家,没想到此事差点引发一场冲突。
【1】《汉书·郊祀志》:汉宣帝在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此恒山为古恒山,即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2】《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三月辛丑,大赦天下,改元光和(公元178年)。太常常山张颢为太尉。九月,太尉张颢罢,太常陈球为太尉。司空来艳薨。
【3】大石用于粟原粮,小石用于加工米,因粟原粮的加工率为六成,以大石量给粟一石,即等于付给加工后的粗米一小石,故大石与小石之间的比例为五比三,也即九大石等于十五小石。
【4】参考“猿飞日月的博客”-三国资料大全(八)·东汉度量衡及物价: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0钱/年;
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00钱/年;
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000钱;
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0钱/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