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四友(4 / 4)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7439 字 2017-05-30

博士。然而孔邑敬佩卢植的原因却是他除了通经外还颇知兵事,卢植曾两次任九江太守,平蛮族之乱,又以极少的兵力屡败张角,将黄巾主力围困在广宗,这就不是一般经学博士能做到的了,只能说卢植文武兼备,乃天纵之才。如今这样一位海内知名的大儒被囚车征回京,穿过雒阳东郭区,士子、游生自然要前往一观。

孔邑敬佩卢植,自然也带着霍弥等人往东郭区而去,等见到囚车一行,孔邑心中恻然。只见卢植身穿囚服,披头散发,形容枯槁,幸好神色仍显平静,想到这样一位大儒竟被小人诬陷至如此下场,孔邑只觉义愤填膺。等囚车慢慢消失在视野中后,孔邑终于下定决心,要效仿古人,诣阙上书替卢植申辩。

想到做到,孔邑回到宿舍,先一气呵成地写好替卢植申辩的上书,之后写了两封书信,一封命田戎送回家中,一封命刘绩送给吴苋,随后作了一面幡旗,上书“欲救卢中郎将者集于此”。一切准备好之后,还没等孔邑出门,孙叙便平静地道:“阿邑,算我一个。”孔邑本欲阻拦,但是看到孙叙坚定的眼神,便不再多言,举幡出门而去,霍弥等人则稀里糊涂地跟在后面。

孔邑先在太学宿舍区中往来奔走,举幡大呼:“欲救卢中郎将者集于此!”之后便坐在太学前,静待诸生加入。不一会,刘渊、于巽闻讯赶来,刘渊二话不说,直接坐在孔邑、孙叙身旁,而于巽则叹了口气后也坐在两人身旁。又过了一会,宋敏、孔勖、卫臻、吴懿、吴班等陈留籍的诸生也赶了过来,众人劝孔邑不要以身犯险,不过孔邑主意已定,自然听不进去。众人没有办法,商议之后由孔勖去通知孔伷,卫臻去找韩卓,吴班去找吴匡,其他人便坐在孔邑身后。孔勖、卫臻、吴班刚离开,在几个士子的簇拥下,一个身长八尺余的方脸少年,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和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来到孔邑面前。正在孔邑有些疑惑的时候,妇人红着眼睛道:“多谢诸位营救奴家夫君之大恩!”说完带头裣衽行礼,而两个少年和几个士子也纷纷跪倒在地,孔邑心知“此必是卢中郎将妻儿、学生”,赶紧起身扶起妇人,劝说了半天,妇人才和两个少年、几个士子一同坐在孔邑身旁,紧接着,一些幽州籍的学生也加入了孔邑。

见差不多已有一百余人,孔邑便起身准备前往朱雀阙,正在这时,突然有几骑风驰电掣般冲了过来,为首之人黑面虬髯,正是孔邑的骑射老师来异。孔邑见来异来势汹汹,知道肯定是父亲欲将自己强行带走,于是他心一横,将长剑架在脖子上大喝道:“来师,我意已决,不要迫我,否则我将血溅当场!”来异眼看孔邑的剑刃已经嵌入皮肤,甚至有些见红,只得后退几步,同时对霍弥等人怒目以视。霍弥此时自然知道孔邑闯了祸,但是却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孔邑身后。

孔邑等一百余人,浩浩荡荡,经平阳门,不一会来到朱雀阙前。到了朱雀阙下,孔邑带头跪倒在地,并将替卢植申辩的上书高举头顶。上次有人在朱雀阙请愿已是二十几年前,现任北宫南门朱爵司马自然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他见一百多太学生、士子,还有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全都伏地不起,口中似乎是在替故中郎将卢植鸣冤,愣了半晌才接过孔邑的上书,命人火速向宫内禀报,同时驱离了旁观众人,命兵士严阵以待。

就在众人焦急地等待宫内回复的时候,突然从东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抬头观瞧,只见一彪骑兵打着大将军府的旗号,向朱雀阙疾驰而来。

【1】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据古代神话的说法,昆仑山共有九重,在它的周围又环绕着炎火的大山,大火中生长着一种比牛还大的老鼠,千斤重,两尺长,毛细的像蚕丝。这老鼠住在火中便浑身通红,一出到外面就变成雪白,等它一离开火,赶紧拿水泼。一泼水就死,把它的毛织布做成衣服,永远不用洗涤,若是脏了,在火里面烧一烧,就跟新的一样洁白,人们就叫它火浣布。汉桓帝时梁冀作火浣布单衣,会宾客,行酒,佯污之。烧之,垢尽火灭,粲然洁白如水浣也。

【2】锟鋙之剑,“其剑长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尸子》:“昆吾之剑可切玉。”《山海经·中山经》:“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