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连环(5 / 6)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9988 字 2017-05-30

很享受这种待遇,一个个挺胸抬头、志得意满。才回城不久,还没忙完抚恤阵亡士兵、分发赏赐等诸事,从雒阳传来消息:朝廷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慎候,统帅左、右羽林和北军五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屯都亭,整备器械,镇守京师,又设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轩辕、旋门、小平津、孟津八关,拱卫京师。几天之后,又传来消息:天子下诏大赦党人,诏令公卿捐出战马、弓弩,并举荐将门之后及官吏、百姓中熟悉兵法的人才。拜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2】宗员为副,率北军、州郡兵北征幽、冀二州;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朱儁(jùn)为右中郎将,持节,率北军、三河骑士及招募的精勇,合计四万余人,讨豫州黄巾。虽然邻郡颍川賊势甚大,陈留却暂时恢复了平静。文太守最终决定赦免除雍丘作恶过多者之外的黄巾降兵,于是陈留郡兵增为四千多人,而吴匡所率义从仍为八百多人。孔邑除了一开始回了趟家便一直待在军营中,经历了战场的考验,孔邑尤其认识到武艺的重要性,每日与戴邵、吴懿、吴班等人向来异、王绪(王姓队率)学习骑射、长矛。而自从朝廷取消了党(和谐)禁,吴匡、孔伷都变得更加忙碌,也没再提让吴懿、吴班、孔邑回外黄继续习经之事,孔邑等人也乐得如此,每日在军营中演练骑战,讨论黄巾战事,日子过的颇为充实。

进入四月,传来的都是汉军失利的消息:张曼成率南阳黄巾攻下郡治宛城,杀南阳太守褚贡;波才率颍川黄巾先败右中郎将朱儁,又将他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围于长社;汝南黄巾在召陵击败汝南太守赵谦;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冀州黄巾甚至俘虏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

五月,战事终于出现了转机,左中郎将皇甫嵩在长社见黄巾依草结营,用火攻大破敌军,之后又与右中郎将朱儁、骑都尉曹操在阳翟三面夹击颍川渠帅波才,斩首数万级,平定颍川。

六月,皇甫嵩、朱儁进兵汝南、陈国,大破两地黄巾,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皆平。同时,南阳太守秦颉斩杀张曼成,黄巾改以赵弘为帅,以十万人占据宛城。而北中郎将卢植本来数次战胜张角,将其围困在广宗,却因不肯贿赂小黄门左丰被诬为“固垒息军,以待天诛”,于是天子震怒,用囚车征卢植回京,以东中郎将董卓代替卢植征讨冀州黄巾;另外,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北上征东郡黄巾;右中郎将朱儁攻南阳黄巾。

六月底,朝廷的封赏终于下来了,方雄作为陈留郡兵主帅,先是成功击退围城大军,后又率军荡平全郡,军功卓著,迁陈国柘县长,秩四百石,铜印黄绶;吴匡率义从兵屡破贼军,英勇善战,入京为大将军部曲,任军候,秩比六百石,铜印黑绶;戴邵掷杀渠帅梁安,武勇过人,为颍川郡长社县尉,秩二百石,铜印黄绶;孔邑献夜袭、连环二计,皆建奇功,为汝南郡召陵县尉,秩二百石,铜印黄绶。其他赵宠、来异、王绪等人也各有封赏。

方雄出身平民,当了一辈子郡兵,此时一跃成为朝廷命卿、四百石大吏,已是心满意足。吴匡看似由军司马降为军候,但是从郡兵直入大将军部曲,可谓平步青云。要知道大将军位上公(三公之上),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本朝大将军又多为国戚所担任,如窦宪、梁冀、窦武等,现任大将军何进即为何皇后之异母兄。吴匡能够成为大将军何进的直属手下,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同时可见吴匡必然在朝中有人照应。戴邵、孔邑二人年未及冠,便被任命为二百石地方长吏,两人都很兴奋,戴邵家世一般,父亲、族人都为戴邵年少出仕而颇为欢喜,不过孔邑之父孔伷却极力反对孔邑赴任,并言“为父早有安排,不可以武职出仕”云云。孔邑见父亲颇为坚持,父命难违,只好辞去县尉一职。孔邑不知道的是自己辞去县尉的任命后,吴匡曾来拜访孔伷,提出让孔邑跟他加入大将军部曲,有机会他再举荐给何进,可惜这显然不符合孔伷的打算,被孔伷婉拒了。

几天之后,戴邵准备先回襄邑,然后去长社赴任,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于是孔邑、吴懿、吴班送了不少金饼给戴邵,又送出城外十里才折柳赠别。又过了两天,吴懿、吴班随吴匡启程前往雒阳,孔邑送走二吴之后心情变得有些低落,一是因为好友各奔东西,二则是因为吴懿之妹吴苋。自从孔邑讨贼得胜归来之后,他和吴苋的关系进展神速,毕竟孔邑现在也算是名震州郡,少时便筹算无双,被韩卓赞为“逸群之才”,后被田盛赞为“一日千里,命世之才”,之后为救母千里寻医,日夜服侍榻前长达数月,得“性至孝”之名,最近更因所献夜袭、连环二计皆建功而被朝廷封为二百石地方大吏,能在年未及冠时有如此成就,自然称得上是郡中英才。而吴苋如今年十五,正是情窦初开、崇拜英雄的年纪,两次见到孔邑凯旋回城在骏马上矫健的英姿,吴苋心里早已有了孔邑的影子,于是在戴邵、吴班的撮合,吴懿的默许之下,两人从三个月前便开始互通书信,可惜刚刚感情日深的时候却被分开了,让孔邑颇有些失落。

到了七月,先是韩卓被何进辟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