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在睡梦之中,此时虽然被喊杀声和马蹄声惊醒,但是摄于来异、王姓队率等人的彪悍,完全组织不起来有效的防御,就任由众人畅通无阻地冲到营地南侧的粮仓。守卫粮仓的黄巾兵只有一百多人,而且还多半衣甲不整、睡眼惺忪,来异等人却是有备而来,并且这些人多是轻侠、军人出身,孔邑、吴懿等人也是自幼习武,于是这一百骑士如同虎入羊群,很快将粮仓守兵屠戮殆尽。
来异分出五骑去放火烧粮,其他人则手持弓箭,将想来救火的黄巾兵一一射死,虽然夜里视野不好,但是只需盯着移动的火把射就好,而且即使有个别黄巾兵躲过了弓箭,也会被众人用矛刺死,于是粮仓便被来异等人牢牢地占据了下来。不过因为贼兵众多,而一壶箭只有二十支,于是很快众人的箭壶便空空如也,幸好此时几处堆积的粮草已被点燃。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来异终于放下心来,他检视了下众人的伤亡情况,只有两人重伤、七人轻伤,于是就打算带着大家再杀回賊帅帅帐,此时孔邑却突然拽住了他手臂道:“来师,且稍待片刻。”来异心中疑惑,不过他如今对孔邑颇为信服,而且吴匡的命令只是烧粮,至于烧粮之后如何则不曾吩咐,于是来异便命众人继续守在原地。
过了一会,围攻他们的黄巾兵突然停了下来,然后转头就往南跑。就在众人纳闷的时候,原本往帅帐处涌去的黄巾兵也纷纷退了回来,而且一个个发足狂奔,根本没人理会来异等人。
“贼军败了?”来异疑惑地向孔邑问道。还没等孔邑回答,又从帅帐方向过来了几骑,其中一人披甲持剑,看打扮似乎正是前几日在小山丘上号令全军的那个梁姓賊帅。到了此时,自然不需孔邑回答,来异留下几人照顾重伤人员,然后一声令下,众骑便向那梁姓賊帅杀去,奈何溃兵太多,又有一些黄巾兵舍命阻拦,虽然来异等人奋力冲杀,最终还是眼睁睁地看着那几骑往南出营而去。
“唉,早知留几支箭岂不是手到擒来。”来异叹道,不过此时悔之晚矣,只能等溃兵渐渐少些后,众人才一路往南追去。来异等人沿官道一直追到天色渐明,中间又兵分两路,一路往雍丘,一路往圉县,却终究没能追上那梁姓賊帅。于是众骑只好回转,回来路上不断遇到溃败的黄巾兵,遇到小股的,众骑就将之斩杀,遇到大股的,则直接冲杀过去,直至遇到同样追杀黄巾溃兵的吴匡、方雄,几队人马才合在一处,押着不少黄巾降兵往城南黄巾营而去。
回来路上,来异向吴匡、方雄询问当时的战况,原来贼军先是在帅帐附近死战不退,后来见城中出来一只几千火把组成的长龙,又见粮草被烧,于是一溃千里、弃营而逃。另外城西黄巾倒是还派出了援军,只是在遇到埋伏后便退了,而城东黄巾连援军也没派就跑了。此战除了未能斩杀賊首,可谓大获全胜。回到城南黄巾营时天已大亮,方雄离开之前便命青壮灭火、清理战场和救治伤员,此时营中大火已被扑灭,营地也被清理出来,于是方雄便命众人暂时屯驻在黄巾营中,又派人专门看押黄巾俘虏,随后和吴匡、孔邑、赵宠、来异等人回城向文太守报捷。
文太守一夜没睡,从吴匡出城就开始不断派人探视军情,直到得知黄巾賊大败才放下心来。今日一早,文太守带着陈留令、郡丞、县丞等人早早地等在南城门,迎接凯旋而归的方雄等人,而百姓也纷纷聚集在道路两旁,争相一睹几位英雄的风采。辰时四刻(8点),从城南军营中陆续出来十几骑,当先两人一个面容刚毅,一个威武雄壮,稍后则是两个黑脸汉子和一个相貌清秀的少年,正是方雄、吴匡、赵宠、来异和孔邑五人。十几骑鞍后都系着不少黄巾首级,身上也血迹斑斑,而且面带倦容,但是所有人脸上都难掩胜利后的喜悦。
方雄、吴匡见文太守亲自出城相迎,忙提前下马,牵着马来到文太守面前,行礼道:“明府,幸不辱命。”文太守笑容满面,先亲自将方雄、吴匡扶起身,然后对众人的武勇大加赞赏,陈留令、郡丞、县丞等人也都不吝赞美之辞。好一会后,众骑才跟着文太守进入南城门,沿着城中主道往太守府而去,途中又受到了陈留百姓的夹道欢迎,孔邑还惊喜地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母亲孙氏和妹妹孔嫣,见到母亲一脸欣慰,妹妹一脸惊讶,孔邑在马上将背挺得愈加笔直。
到了太守府正堂,众人在席上跪坐下来之后,方雄先向文太守简单讲述了昨夜的战况,随后着重介绍了吴匡、孔邑、赵宠、来异等人的战功,文太守虽未经战阵,却晓得赏罚分明的道理,于是当场赏下财帛无数,又命郡功曹将众人战功一一记下,待上报朝廷后再正式加官进爵。方雄汇报完战况后又提出四个议题:一是抚恤阵亡士兵;二是补充兵员;三是如何处理黄巾降兵;四是下一步的作战安排。一和二众人皆无异议,很快便定了下来,第三个众人的意见却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当尽数屠之,以儆效尤,有人则言“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2】,当网开一面,只诛首恶,文太守不能决,便让众人讨论下一议题。可惜第四个仍是如此,有人提出要固守陈留,等待朝廷援军,有人则认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