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盗可盗也 非常盗也(2 / 2)

“得了吧。”胖子不相信地打断道,“那陶楚的府邸如此之大,要想挖条地道进去,得花多大的功夫?”

“所以,他才提前准备,提前告诉陶楚盗走夜明珠的事,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挖地道。”瘦子自作聪明地回答道。

听着两人的争辩,一直未开口的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说:“你们都错了。”听他这一说,两人不约而同地转过头,看着他,问:“杜老大,那你觉得那朱杨是怎么进入陶楚的府中,盗走夜明珠的呢?”

拿起身前的酒角喝了一口酒,杜老大将酒角放回到案上,又故作玄虚地笑了笑,吊足了两人的胃口,刚想开口说,眼前闪过一道人影,定神一看,对面的位置上坐了一名年轻男子。年轻男子穿着一白色布衣,约莫二十出头,头发盘起,额前的斜刘海遮住了一边的剑眉,一双灵动的眼眸给俊俏的脸庞增添了几分光彩,微微翘起的嘴角显得有几分玩世不恭,让人看上去是一位游戏人间,不受俗事牵挂的翩翩公子。

“这位公子,我三人在这闲谈,你忽然坐过来所为何事?”杜老大率先出口问道。

“无他,只是听三位在讲那朱杨昨夜盗宝之事,故坐过来听听。”年轻男子笑着解释道。

“哦,公子对我等谈论之事感兴趣?”杜老大问。

“我平日对这些奇侠怪盗之事颇感兴趣,听你们在谈论,所以想听听你知道的昨日夜里那朱杨是如何到陶楚府中盗宝的。”说完,年轻男子转身冲在酒楼中间忙碌的店小二招呼:“小二,来一壶上好的高粱酒,再来几碟拿手好菜。”

“好嘞,客官。”

过了一会,酒楼的小二就把酒菜端来,摆到案上。见年轻男子如此大方,吃人的嘴软,杜老大三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跟他讲述自己三人听到的关于昨夜朱杨盗宝的听闻。

“那朱杨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吗?”年轻男子好奇地问,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之色。

“那是当然,要不昨夜他如何能潜入陶楚守备森严的府中盗走夜明珠?”胖子反问道,跟着说:“我听说……”

清晨,温和的朝阳照在魏让府邸的大门上,一阵晨风吹过,撩起了贴在大门上的一块白色的布条,让人注意到了布条的存在。细细看去,那布条是被一根黑色的羽毛钉在门板上,被风吹得来回飘动。

“嘎吱……”这时,府邸的大门被人推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老者,手里拿着一根扫把。拿着扫把在门口扫了一圈,老者发现了被羽毛钉在门柱上的布条,连忙走过去将其取下,转身走进门内。

“五日后子时,前来取《管子》《白心》一篇,朱杨字。”念完布条上的内容,魏让右手握着布条放到大腿上,转头向右侧主位的荀况看去。

“这朱杨到底有何打算?”坐在白阖身边的子通纳闷道,“奇珍异宝他不去偷,却跑过来偷我们儒家的典籍?”

话音一落,子通就发现身边的白阖转过头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有些不满起来,问:“白阖大叔,你为何如此看着我,难道我说错了?”

没有直接回答解释子通的质问,白阖笑着摇起头,边摇边说:“子通,平日里让你多读书,增长见识,你不听,现在孤陋寡闻了吧。”话一说完,在场的几人跟着“呵呵”笑了几声,笑得子通一头雾水。

看着子通茫然地转动脑袋,如坠云里雾里,魏让停下笑声,向他解释:“子通,这朱杨身为天下闻名的大盗,除了指名偷盗奇珍异宝外,还有一个癖好,就是偷盗各家的典籍。”

“各家的典籍?”子通纳闷道,“他偷这些作甚?这些……”他后面想说的是“这些又不值钱”,但想起这些“不值钱”的典籍在在场的几位眼里可是远远要比那些奇珍异宝珍贵得多,便及时收住。

既然效仿诸子百家,自成盗家,自封盗圣,那朱杨自然要其他一般盗贼不同,偷一些普通盗贼不会偷,但又十分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又能衬得上自己盗家的身份,那便是诸子百家的典籍。所以,平时里除了偷盗各府里的奇珍异宝外,也是会偷盗一下各家的典籍,附庸一下风雅。

“师叔,既然那朱杨已经留下布条,说五日后子时来取《管子》《白心》一篇,那定会来盗取,我等该如何应对?”魏让旁边的魏予转头向荀况询问道。

没有急着回答魏予的询问,荀况转头向右侧的白阖看去,问:“白阖,你可有办法应对那朱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