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河州遗恨 太子山 4895 字 2017-05-28

锋时,再起身射击。

右胳膊司令命令土匪冲杀而外,同时命令几十个大力士用手推车推着巨型滚木撞击后城门。高大的双扇木门全是木制的,只有卯榫相接处,用铁板加固。每撞击一次,红松木门咯咯作响。

城墙垛口的团丁一个个倒下,城门咯咯作响,后城门主将马凯翔感到情势危急,立刻派传令兵向马县长请求支援。马县长把作为预备队的李文桂民团去支援。

“贼兵势大,弹药充足,与其对射,我城中弹药不够,现在贼兵齐聚城墙和城门之下,我们应该尽快将城门用巨型方石磊住;用预备好的火球和石头从城墙上抛下,打击贼兵,以节约弹药;马巡官你看如何?”李文桂上了城墙,走近正在指挥团丁抗击土匪的马凯翔,平静的建议道。

“此意正合吾心,立即执行——你去堵城门,我在城上指挥迎敌。”马凯翔说完,身先士卒,带领团丁抛石头扔火球。

李文桂立刻下了城墙,指挥团丁运来方形石条堵住城门,被撞得咯咯作响的城门立刻没有声响了。李文桂又命令枪手,在城门周围的砖孔里,安装老土炮,向城门外齐射。

后城门打得方酣之时,西城门也在拼尽全力抵御土匪的进攻。

”大哥,城中弹药匮乏,我们应尽量节约。想一想这宁河城墙,原是用七成黄土,两成黑土和一成红土筑成。明将邓愈,因为嫌运来的土太干,就先浇水浸湿,然后用石夯,两人边唱边夯,更多的人使用石杵,单人反复用力砸。时至今日,城墙坚硬如石,墙壁从未脱落。所以说,城高墙厚,匪兵的手榴弹投不上来,随便也炸不开城墙角。此时土匪锐气正盛,我们理应‘避其锋芒,击其惰归’,力避跟他们打消耗战。“董朗挺凑近董儒珍先分析敌情,后进谏。

董儒珍命令传令兵,通知所有西城门守兵,一律停止射击,等到土匪接近城墙,向城下齐抛滚木,石头和火球。

城墙上突然停止了射击,也没有了人影。约两个多小时,右胳膊司令见城墙上还是没有动静,冷笑一声,就下令全体冲锋,匪兵一窝蜂似的冲向城门。

“打’,董郎挺已经暗伏在城墙垛口之下,见土匪靠近城墙脚下,一声令下,首先一枪,打倒跑在最前面的一个匪兵,几百条老土炮,喷着火焰,射向匪兵,同时,所有团丁和民夫,扔石头抛滚木,甩火球,未到墙根的匪兵,被老土炮掠倒一片,到了墙根的,被石头和木头砸中,有的被火球烧伤,或死或伤,鬼哭狼嚎,乱成一片,纷纷后退。

左胳膊司令和右胳膊司令命令部下持续进攻,到了傍晚,宁河城还是纹丝不动,没有攻开的迹象,两人有些气馁,于是来见大司令,商议对策。

”半个月前,我一经派细作进城侦探,回报说宁河城墙厚城高,且士绅百姓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特别是行伍出生的董朗挺,领着本县的六百余复退军人参加守城,而我的细作无法联系到内应,形势如此,你们攻城受挫,理所当然。“大司令有些得意地说。

“既然难攻,不如另攻他县,照样能掳掠到财帛美女?何必在此受熬煎!”右司令阴沉着脸说。

”不行。折了我那么多部下,此仇不报,我誓不撤兵!明天大司令亲临督战,我等力攻,不信拿不下宁河城。“左司令愤愤吼道,手中扬着马刀。

”宁河城粮食存储充足,水源丰富,并且城墙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据为老巢,北进可以占据河州,东进可以窥伺省城,若不如意,可以西撤。所以说,宁河城是个军事要冲,我们不能放弃,必须占领,而且要速战速决。

大司令和左司令一心要攻下宁河城,右司令无奈,只好同意攻城。三人商定,今夜三个人的兵马同时出动,偷袭宁河城。

大司令商议如何袭击宁河城时,马县长也召集各团长商量如何对敌。

“贼兵如此众多,我们若不重新布防,恐难守御,诸位有何良策,尽快献上。“马县长诚恳的说道。

”县长勿忧,贼众虽多,然而都是乌合之众,贼首年少,志大才疏,没有方略;左胳膊司令乃一狂徒,嗜杀成性,仅凭膂力,被一群无知狂徒追捧,自称司令,与大司令合伙以壮声势;右胳膊司令心狠手辣,虽阴险狡诈,然不懂军事,更无韬略,遇事先自保,不顾友军;三个头领貌合神离,胜则争先恐后,掳掠财物,败则各自逃生,没有大局观;我们用李左车教韩信之计,深沟高垒,坚壁清野,若无必要,绝不出战,坚守待援。城中粮草,可用一年。土匪利于速战,不宜久战,土匪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士气涣散,不战自撤。“董朗挺首先站起,非常自信的分析道。

”马县长,我推荐一个人。“董朗挺刚坐下,沈福祥站起说道。

”说吧,“马县长点点头说。

”马子元是商人出生,又当过兵,善于理财,希望能得到县长的重用,以利于守城。“沈福祥毫不避嫌,直截了当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