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石达开见湘军全力救援武汉,江西兵力空虚,决定采用“围魏救赵”之策,进军江西,压迫曾国藩的南昌大营。
12月9日,石达开率军三万进占江西新昌,与天地会武装周培春、葛耀明等部数万人会师。分兵连占上高、瑞州、新喻、峡江、樟树镇,进逼南昌。
曾国藩急调围困九江的周凤山部回援。
周凤山攻占樟树镇。
1856年(咸丰六年)3月22日,石达开集中兵力,向樟树镇发起攻击。太平军四路围攻,尽破周凤山所部湘军营垒,杀敌千余。周率残兵逃奔南昌。
石达开转战江西,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先后攻占七府一州五十余县,南昌岌岌可危。
曾国藩噩梦不断。
洪秀全、杨秀清命令太平军回援,江西军务改由黄玉昆主持。石达开率部三万人经江西出境,取道皖南,救援天京。西征至此告一段落。
奇兵
天京建都不久,作为不受欢迎的客人,清军即分别在城郊和扬州建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彼此呼应,威胁天京。
当太平军主力大举北伐、西征的时候,天京空虚,江南江北大营乘机扩充兵力,不断对太平军发动进攻。
1853年底,太平军被迫放弃扬州。
清朝又从广东调集了五十艘“红单船”开抵天京附近江面。
红单船原是大商船,后经改装,大者安炮三十尊小的二十尊,可在左右舷和船头三面施放,威力较大。
天京的粮运受到严重威胁,城内军民吃粥度日,大批居民外逃。
镇江的处境岌岌可危。
杨秀清决心从安徽战场抽调部队,由秦日纲统率,支援镇江。
1856年2月1日,秦日纲率陈玉成、李秀成部与向荣清军和江苏大员吉尔杭阿在龙潭、东阳、汤头一线接战四十余日,未分胜负。
镇江守将吴如孝多次派兵接应均为清军水师所阻拦。
要打破僵局须派人通知镇江守军,联合作战……
清军封锁江面,炮艇昼夜巡逻——
谁愿意冒这个险呢?
“我去。”
一个中等个、两眼之下各有一块黑斑的青年军官欣然接令。
噢,武昌一战率五百敢死队将大旗插上城头的不就是这人吗?
陈玉成。
秦日纲点了点头。
于是年轻的小将驾一小舟,怀着满腔忠贞与无畏,向着无边的黑夜出发了。前面,是清军水师守卫森严的防线。
4月1日,秦日纲发起总攻,与清军大战于汤头。陈玉成、吴如孝率军适时抚清军背,敌军阵势大乱。
两支太平军胜利会师。
秦日纲一鼓作气,大败围城清军,两天之内连拔清军营垒一百二十余座。
6月1日,太平军占扬州。
摧毁清军经营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
钦差大臣吉尔杭阿用手枪自杀。
秦日纲率军抵达天京近郊的燕子矶、观音门,准备入城休整。此时,自江西回援的石达开部队也已到达秣陵关一带。
杨秀清决定趁热打铁,一举摧毁江南大营。他勒令各军继续作战,破营后方准入城。
但诸将均认为向荣江南大营久扎营坚,不宜速战。
杨秀清大怒:
让你打你就打,哪那么多废话?
限期破营。
违抗军令者,斩!
6月17日,城外各路太平军向江南大营发起攻击,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也出城助战。向荣见大营危在旦夕,急令张国樑由溧水星夜赶回,调兵支援。
19日拂晓,石达开、秦日纲派人进攻仙鹤门营盘,激战至晚,大破清军。
张国樑率兵赶回大营,连夜在青马群筑营,阻碍太平军。
20日晨,十路太平军猛攻青马群,同时,杨秀清也派兵出通济门,直扑七瓮桥。向荣自率大营兵前往援救。
午后,秦日纲分军攻陷清军马队营盘,直逼孝陵卫,城内太平军也分路出击,打破附近清营二十余座。在数路太平军的攻击下,清军土崩瓦解。
向荣、张国樑败走丹阳。
向荣不久忧愤而死。
六、你真能摆谱儿
洪天王自进入天京,便一头钻进深宫,安享富贵……
这一钻就是十一年。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到52岁病死,在辉煌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的腐化生活,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二十五篇诏书,而且从1853至1858年竟是空白,五年中未发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