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中](3 / 10)

繁华斩 苍山箫客 17712 字 2016-11-18

进攻汉阳虾蟆矶,冲进土城,并攻破鹦鹉洲太平军的营寨。

武昌守将石凤魁、黄再兴皆是文职干部,无法应付。

匆忙中决定放弃武汉。

在撤退过程中,太平军遭遇湘军塔齐布截击,损失千余人;泊于汉水中的战船一千多只,因来不及下驶,又被湘军焚烧殆尽。

武汉失守后,杨秀清令燕王秦日纲坚守田家镇防线。

太平军在田家镇与南岸半壁山之间横架两道铁链。

为了增强防御,杨秀清还专门派人从天京送来一座木簰,作为江中的堡垒。

木箄体积庞大,上有木城、了望楼,架设枪炮,相当于一艘微型航空母舰。

11月23日,秦日纲督军二万与罗泽南大战半壁山,伤亡数千人,余部退往田家镇;半壁山失陷。

湘军缒崖而下,将横江铁链砍断。

次日,太平军又将江中铁链钩联于南岸半壁山下。

湘军战船出动,声势浩大。塔齐布同罗泽南率陆师六千人,排列南岸,以助声威。

湘军水师傍南岸顺流而下,至铁链前且椎且熔,弄断锁链。水师第二队随即上前发炮袭击,毁太平军炮船二艘。太平军水师阵势遂乱,纷纷败退。

水师三队纵火焚烧太平军战船。

时值东南风大作,船只无法下撤,大部分被烧毁。

12月3日,太平军苦心经营的田家镇、半壁山江防工事被湘军彻底突破!

临危受命

1855年(咸丰五年)1月,曾国藩进逼九江。

叫嚷“肃清江面,直捣金陵”。

太平军连续作战船只被烧毁一万多条,基本上丧失了水战能力。

全军退守湖口。

面对严峻的局势,天京领导层下令改由石达开担任西征军统帅,领兵增援。

石达开抵达湖口。

鉴于湘军气焰嚣张、水师强盛,他决定由林启容守九江,黄文金据湖口,罗大纲驻梅家洲,伺机破敌。

九江北枕长江,湖汊纵横。

塔齐布、胡林翼率兵几次夺城,死伤甚众,终不能得手。

湘军攻九江不下,转而袭取梅家洲。守将罗大纲督率太平军凭借工事奋勇抗击,毙敌数百人,打退了清军的进攻。

曾国藩决意改攻湖口。

倚仗湘军水师优势,先击破鄱阳湖内太平军的水营,切断外援,尔后再图九江。

太平军则采取“敌进我退、敌住我扰”的骚扰战术。

夜间出动无数小分队,施放火箭火球,击鼓呐喊,搞得湘军彻夜戒严、不敢睡觉。

石达开通过观察,了解到湘军水师由两种不同的战船组成,大船叫“快蟹”、“长龙”,船上配置重炮,比较笨重;小船叫“舢板”,没有船篷,每船有三五尊小炮,二十多把桨,运行灵便。这两类战船相互策应,配合作战,只要设法把它们分开,就能各个击破。

机会还真就来了。

23日,湘军水师击坏太平军设置于鄱阳湖口的木簰。

石达开、罗大纲将计就计,令部下堵塞航道,却在靠西岸处留一处缺口!湘军水师营官萧捷三中计,率舢板轻舟一百二十余只载兵两千,直冲入湖内。

石达开下令水营在湖口迅速搭起两道浮桥,上铺木板,加以土石,将湘军水师拦腰斩断。

江风正紧。

太平军以小船数十只围攻泊于长江内的湘军大船,小划子船身小巧,钻进水师老营,焚烧敌船。岸上数千人也施放火箭喷筒,配合作战。湘军舰船由于失去小船的护卫,运转不灵,数十只大船霎时被烧得“哔哔剥剥”响,满江通红,余者仓皇逃走。

2月11日夜,林启容、罗大纲如法炮制,再开一场热闹的焰火盛会,以小舟百只火弹喷筒焚毁了大量敌船,并缴获主帅曾国藩的坐舰。

曾国藩坐小船逃走。

羞愧难当,再次上演“以身殉国”,被罗泽南等劝住。

石达开、胡以晃乘胜反攻。

秦日纲陈玉成乘虚西进,击溃湖广总督杨霈所部清军万余人,第四次占领汉阳。

韦俊率部自田家镇渡江,进占兴国、通山、崇阳、咸宁,与秦日纲部会攻武昌。

3月下旬,罗大纲率部与皖南太平军范汝杰会合,进占徽州府。

湘军水师祸不单行,自遭太平军打击后又遭风暴的袭击,沉船二十二只,毁坏二十一只,余部撤往武汉。

用实际行动印证了那句“幸福家家相似、不幸个个不同”的至理名言。

4月3日,秦日纲、陈玉成率太平军第三次克复武昌城。

罗泽南部五千湘军由江西义宁州进入湖北,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