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葬心(3 / 3)

历贤劫 郑檀 4795 字 2017-06-18

府门,有郑值牵着马接应,郑檀回头对云舒道:“玉郎,就此别过了。”说完上马迅疾离去……

~~~~~~~~~~~~~~~~~~

云舒不知郑檀为何如此,夜里也不好去问,熬了一宿,天明跟母亲问了安,便急匆匆去了沛国公府。

慕云厅一向清净,今天却围着许多下人。云舒以为郑檀要回宫了,三步并两步进去,见院内竹折蕉损,残雪里满是来往踩踏的痕迹,近廊下的台阶上居然还有几处血印子。郑果儿守在外头,见到云舒哭着说:“公子快去看看我家小姐吧,此刻去还来得及……”

云舒闻言如五雷轰顶,顾不上礼节甩帘进去,老黄门阻拦不及,便由着他闯进郑檀房内,见她静躺在榻上,面色如纸,身上严实地穿着宫装,胸前锦被边上却洇着血迹。

“慧心……慧心!你怎么了?”云舒跪在榻边,握着郑檀的手,只觉得无半丝温热,眼泪瞬时滚下来。“老夫人,慧心她是怎么了?昨天不还是好好的么……”

郑老夫人与郑元寿夫妇围在榻边,听到云舒的责问俱垂泪不能答言。

云舒攥紧慧心双手,边哭边呵气去暖她,而慧心气若游丝,毫无知觉。

片刻,老黄门进来,对郑老夫人道:“老夫人,圣上旨意下来了,要接尚宫回去。”

郑老夫人闻言哭问:“尚宫此时移动不得,可还有余地转圜?”

老黄门恭敬答道:“圣上的口谕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说完转身唤进来一队小黄门,齐齐道声扰,请开云舒,掀起锦被,将郑檀抱上一副长肩舆,仍旧用被子盖好,便要抬出去。

云舒见郑檀胸口大滩的血迹鲜红,似乎仍在不断渗出,扑上去拦住哭道:“移不得移不得,她还活着,她还活着……”

老黄门近前劝道:“公子,尚宫伤成这样,留下也是无益了,只会牵连大将军。”说罢看一眼郑元寿。

云舒随着转头向郑元寿求助:“兄长!”

郑元寿红着眼眶道:“是我伤的慧心,回头我料理完家事,便去领罪。”一挥手,让黄门一行离开。

“不行!慧心!慧心!”云舒与郑檀情同手足,此刻哪儿肯放她走,只竭力抓住肩舆,被拖行到阶下仍不肯松手。老黄门无法,只得唤来宫中随行的侍卫,将云舒架起来关到房内。等云舒从房内脱身,黄门一行早驾车去远了,又哪里赶的上……

~~~~~~~~~~~~~~~~~~

次日,郑旗递来消息,说郑檀之伤是因她邀郑元寿比试剑术,或许是雪天地滑,或是因其他什么缘由,她本可轻易避开的一剑,却刺中当胸。圣上接回郑檀后,召集了圣手医治,只是至今未醒,恐怕是回天乏力了。

又过数日,宫里传出杨坚口谕,道郑檀伤重不治。念其曾忠心侍主,允停柩禅定寺,待圣上大行之际随葬太陵。因郑元寿误伤手足,罚俸一年,谪守文城郡。随后宫内命老黄门将郑檀灵柩送出,郑府接住停往禅定寺,老黄门便留下来看守了。

云舒受不住这变故,时常到郑檀灵前颓坐,悲不能胜之态连老黄门看了也觉于心不忍。云舒不能相信以慧心兄妹的身手会有误伤一事,加之上元节那晚慧心言行异常,总使他疑心整起事是谁刻意而为。只是他想不通,慧心性情清湛明达,因何遭逢这种祸事……

牛弘见云舒消沉,以为是因李文纪父子远征之故,便对何妥道:“你这些年就教出这一个得意门生,才经历点波折就萎靡不振,还需多开解他。以免被议论不满圣意。”

何妥却知云舒是因郑檀之故,当面对牛弘说开解不了,背后还是来看云舒,安抚道:“立言,姻缘本是天定,非人力可扭转。莫说郑尚宫有这等意外,便是她好好的,圣上既默许了你与静娴郡主的婚事,尚宫与你也是此生无缘了。”

见云舒又红了眼圈,何妥又道:“为师虽老迂了,但也是从你这年纪过来的,知道你的痛处。即便是良缘不成,也望心中所爱永世安好。然事已至此,痛则痛矣,又能如之奈何?”

云舒听了,灵台乍然一明,随即哀伤更甚。

他自小喜爱慧心,得知她为女子后,那份依恋亦有增无减。先前何妥说他对慧心有情,他只当是误解了……而适才那句“便是良缘不成,也望心中所爱永世安好”,生生剖开了他的心……原来,自己对慧心竟早已暗生情愫……只是情之所起无迹可循,待明白之际,何其晚矣……如今斯人已逝,便是连亲口对慧心说出心意的机会也没有了……

~~~~~~~~~~~~~~~~~~

备注:

黄门:宦官。

无宪:全名长孙无宪,字安业,为长孙晟第三子。

第一卷完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