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投鼠忌器(1 / 2)

兵之圣者 靠赞吃饭 2364 字 2017-06-09

孙武举目四顾,喟然叹道:“如此丰饶之地,弃之实在可惜!我若为吴将,定然将鸠兹打造成楔入楚越腹背的锋锐尖刃,扼守吴地之坚壁长城。”

“所幸你不是吴国将军。”范蠡笑着看看城楼,上面一副血红的大氅一闪而过,一人悄然探出了头,阴沉的俯视越军。

“此人是谁?”孙武问道:“可是鸠兹郡守?”

范蠡嘿然道:“吴王僚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人去了火龙岗钳制公子光,另外一人便是他。”

“烛庸?”孙武惊问,“如此看来,子时攻城还真是一场血战?”

“血战?!”范蠡不屑道:“若是我和他易地而处倒也是场血战。他强作镇定,不过是盼着掩余派兵救援。若是子躬将军成功阻敌,他便是第一个打开城门之人。”

夜色渐深,亥时更鼓响起。

孙武越过蜂拥的越军,看向薄雾袅袅的火龙岗方向,此去三十里,便是枝如子躬接敌之处。

一个时辰不到,远处号角隐隐传来。范蠡缓缓起身,挥手叫来校尉,“速速领兵五百,前往火龙岗,沿途掩杀,不得放进一个楚军。”

“嗨!”校尉领命回阵,片刻便点起车马。

这五百轻骑人高马大,气势汹汹。显然是范蠡从会稽带来的精锐之师。他们这一路冲杀,从枝如子躬手下惶然脱逃的吴军士卒便再难有生还可能。驱敌之想,就此烟消。

“让子躬将军为难了。”范蠡摇头轻叹,“若非如此,子躬将军仍是摇摆不定,这雨点不知何时才能下来。”

他看看孙武,面露萧疏之色。这招赶鸭子上架一出,势必激起吴军反扑,矛头自然是指向枝如子躬所带的楚军,他在驱敌和杀敌之间再无缓旋余地,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孙武默然不语,两人都是一阵肃穆。战火无情,一旦刀兵相见,那就是你死我亡,原本也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远处号声渐渐消失,空气中慢慢凝结出不安和压抑,越军士卒方队鸦雀无声,却又焦躁难安——子时将至。

“岩鹰将军——”范蠡挥手大叫。

阵中一人疾奔而至,黑脸,浓眉,高大硬朗,长相稚气神色却又无比老辣。拱手道:“末将在。”

“依你之见,如何攻城?”范蠡微笑看他,悠然拧起酒壶。

岩鹰神色不改,肃然道:“末将以为,先遣一千盾士佯装攻城,试探敌意。若是吴军反抗激烈,再派出云梯,檑木强攻城门,若是久攻不下,便派出两千士卒南门打援,叫吴军首尾难顾。”

范蠡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嗨!”岩鹰接令,转身跑向阵前,接过士卒手中火把,手持令旗,交叉挥动。

越军阵中顿时停止骚动,在哗啦啦声中猛然站起,鸦雀无声的凝视令旗。

“他是何人?”孙武问道。

“灵姑浮手下一名千夫长。”范蠡满意的瞅了瞅岩鹰,说道:“初生牛犊何畏虎,怎么样?”

“不错。”孙武点头。

岩鹰在阵前几个穿梭,便已安排停当。得令的游骑斥候快速奔向四周,这是他攻城拔寨的眼睛。负责首先攻城的千名重甲士卒成方块阵型上前数步,将手上的巨型盾牌敲得山响。

他不仅下达了军令,同时还把从容自信的必胜信念感染到大军之中,越军士卒无不慷慨肃穆,挺胸昂首,只等令旗再次挥动,便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

“岩鹰今年十八,却已从军三年。”范蠡打了个哈欠,好像区区鸠兹,就像囊中之物一般,唾手可得,“大司马灵姑浮迫于朝堂压力,不敢出兵,却向我举荐了他。你可想而知灵姑浮如何的看重于他。”

“让一个千夫长领兵,你就没有压力?”孙武笑道:“这还是个毛头娃娃。”

范蠡哈哈一笑:“自古英雄出少年,越国百废待兴,不靠他们,难道靠朝堂之上那些尸位素餐的王公贵族?”

此时,月当正空,缓缓隐入一片乌云。更夫穿梭在茫茫人群,当当敲起更鼓,扑棱棱惊起无数夜鸟。鸠兹城楼和城外的偌大平川,就像寒霜骤降,被阴冷重重笼罩。

岩鹰手持长达一丈的巨大火炬,双手舞动,恍如一团烈日汹涌跃上山巅,点燃了越军攻城之火。

“啪啪——啪啪——”攻城盾拔剑敲打盾牌,人海中齐声高呼:“吼——吼——攻城——攻城——”

岩鹰从士卒手上接过一面盾牌,拔剑直指城楼,回首大叫:“攻城——”

“吼——吼——”盾卒方阵吼声如雷,如同蝗虫般像鸠兹城门扑去。

“你说,烛庸会抵抗吗?”范蠡问道。孙武笑道:“零星抵抗还是有的,他毕竟是王兄,哪敢不战而降。”

“希望他雨点不要太大。”范蠡冷然道:“否则,鸠兹守军可就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