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迁帝都司马装病(1 / 3)

三国之兵锋 梅花起子 4837 字 2017-09-06

却说马超欲制横刀,遂引丁禄前往工部问询,因铁料脆硬,若依马超所言尺寸打制,极易折断,故马钧断言横刀无用,后冶铁匠作綦毋烈献生熟铁同炼之法,又因炉温不足,致使熟铁无法融化,众人苦思无解,马超无奈之下,只得打道回府。

用过午饭后,马超独坐书房,寻思道:“綦毋烈的意思是炉温太低,可是现在已经用煤炭当燃料了,记得后世炼钢厂用的也是煤炭,没听说过熟铁不能融化啊!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难道是炉子造的不科学?”念及此,遂回忆后世高炉样貌,却令丁禄备马,再入匠作司,就近查看,忽见炉旁横旦一巨大鼓风皮囊,风口正对炉内,于把手处有一曲臂,连以轮盘,用马匹拖曳,从而带动鼓风。

马超见此,不由挠头忖道:“难道是风量小了?”思及此,忙唤綦毋烈问道:“若此风囊倍之,炉温可能融化熟铁?”

綦毋烈猛省,忙不迭点头,忽又沮丧道:“风囊倍之易耳!然如何鼓动?马力或有间歇,又如何持续?”

马超见说,忽恍然大悟,忖道:“尼玛!原来是风量不够,后世炼钢厂都是用电动机鼓风,炉温肯定高啊!现在用的却是畜力,不但风小,而且断断续续的,炉温能起来才怪!要是用水车带动,不就解决了?”心下定计后,遂唤马钧道:“若孤于渭水畔设立冶铁司,德衡可能制出水车带动风囊?”

马钧点头道:“此事易耳!半月可就!”

马超大喜!转头谓綦毋烈道:“烈公可令匠人于渭南县临渭水筑炉,炉膛、炉高、风囊等皆倍之!待德衡水车制成,即可验试之!”

綦毋烈喜出望外,拱手道:“若用水力,不仅风量倍之,且持续不断,更便于淬火,唐公真乃当世奇才也!”

马超谦逊几句,便令丁禄调亲军千人,随马钧、綦毋烈前往渭南择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再遣人传令王达,调派新军万人,前往渭水筑城。

丁禄先拱手领命,继而进言道:“主公!广元一战,三千亲卫伤亡七百余人,若再遣人前往渭南,恐不足护卫!”

马超闻言,皱眉道:“长安城内,孤何须护卫,渭南冶铁诸事乃重中之重,片刻不得延误!至于亲军减员,传令近卫军选拔便是!再令诸部择精锐增补入近卫军!”

丁禄称诺,即遣人传令去了。

马超又加綦毋烈工部侍郎之职,领都亭侯!待横刀造出,另行封赏!

綦毋烈骤闻自己被封亭侯,不由老泪纵横,跪地叩首不止!

马超扶起,宽慰几句后,即领丁禄回府,未及斟茶,人报李开求见。马超只恐战局有变,忙令唤入,问之道:“文优来见,有何要事?”

李开拱手道:“主公,眼下我军兵力占优,理应挥兵中原,主公却传令休兵,何也?若曹操趁机征兵蓄粮,岂非更不易图之?还请主公解惑!”

马超闻之,暗忖道:“这就是你们比不上我的地方了!打仗不光是兵力粮草,还得有先进的武器,这也是我重视工匠的原因!等我横刀造出来,再把盔甲都换成精钢的,曹操就算兵再多,也玩不过我!何况我粮食、人口都比他多,你们这是着的什么急?没听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功吗?”思及此,遂微笑言道:“我军虽兵力占优,战力亦略有超出,但若此时进兵中原,亦不过势均力敌,并无必胜之把握,既如此,孤动兵何益?不如待兵甲完备,一举破之!”

李开见说,略作思忖,言道:“只恐届时曹操亦兵甲完备矣!”

马超一愕,心道:“这让我怎么解释?我的兵甲好比冲锋枪,曹操的是步枪,能一样吗?”念及此,不由暗自皱眉,扬声道:“此事孤自有主张,文优不必多虑。”

李开闻言,暗叹一声,拱手辞出。

于此同时,曹操赶至宛县,继而亲赴武关大营,召文聘赞道:“仲业智勇足备,一战大破唐军,胜子孝多矣!”

文聘拜谢,拱手道:“此战得胜,皆赖公达先生之谋,末将不敢居功,更难望前将军之项背!”

曹操大笑,着加文聘征东将军号,赐爵汝阴侯,就于营内歇息一晚,次日一早起行,令荀攸随军,直奔许昌。

数日后,曹彰、贾诩接报,出城十里相迎。

入城后,曹操即上表天子,自请明日面圣。

次日,天子御驾设朝,百官山呼万岁后,即降诏,宣魏公觐见。

曹操剑履上殿,行三跪九叩之礼后,扬声启奏道:“陛下,臣自举义兵以来,转战天下数十载,乃破黄巾,击董卓,灭袁术,斩吕布于下邳,败袁绍于黎阳,东御孙策于淮南,北防马超于宛洛,自问上不愧天子,下惠及万民!然陛下一再听信佞言,视臣如乱臣贼子,每欲除之而后快,着实令臣心寒若铁!臣敢断言,若臣与超贼、孙逆易位处之,陛下早已罹难矣!”

天子闻之,怒其言辞直切无礼,然慑于其威势,遂强自忍耐,和声道:“魏公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