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沙丘政变(十)(2 / 2)

雄主秦始皇 史政 2809 字 2017-06-08

尊严,如果还要抗拒,后果难料,要是惹恼皇上,得到个枭首、腰斩、凌迟或五马分尸的刑罚处分,那就太痛苦太难堪了。

想到这里,扶苏毅然下了决心。他胸怀大志,想当太子是要做一番事业,既然现在太子另有人选,扶苏的梦想等于完全破灭。一个皇子如果做不了皇帝,他的权力还远不如一个大臣,在治国理政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希望越高,失望往往越大,扶苏觉得不能继位,还不如一死了之,免得身为长子还要受新太子的气,日后新皇帝登基自己更是命运难卜。扶苏本来就是个果敢的人,敢于批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敢于面对自己的命运。他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用得着再请示吗?”说完就拿起使者带来的剑,进入隔壁房间,当即抹了脖子,含恨自杀。

蒙恬不敢阻止扶苏,但他自己却不愿自杀,使者只好暂时将蒙恬关押起来,并按照预定计划,将蒙恬的军权移交给王离,同时留下李斯的一个亲信家臣协助王离,负责监督军队。

后世有许多人为扶苏的轻率自杀而惋惜。宋代郭祥有《扶苏》一诗:“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奈何伏剑区区死,不辨书从赵李奸。”郭祥只看到扶苏手握重兵,有条件拥兵反抗,却不太理解扶苏的为人和当时的处境,扶苏不是那种为了自己不顾一切的人。

当使者返回将处理结果报告之后,胡亥、李斯和赵高大喜过望,同时大大松了一口气。这种政变方式本来风险很大,以一纸命令去索取手中有几十万军队的重臣的性命,竟然还令到人除,没有发生意外,看来秦始皇的威望确实高,秦国的严厉制度确实有震慑力。赵高本来不想放过蒙恬,非要将他斩草除根,但是胡亥觉得蒙恬已失去军权成为囚犯,不可能再有威胁,他不想做得太绝,因此没有同意赵高的意见。这时的胡亥还是有点主见的,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震动完成政变,平稳登上皇位。

胡亥等人随即改变行进方向,从九原郡的直道向南日夜兼程返回咸阳。到了咸阳之后,才将秦始皇的死讯正式公告天下。胡亥随即继位,在秦始皇之后,成为了秦二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