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特赦(2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6470 字 2017-05-29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时间,蔡府中权贵、名儒云集,桥玄、卢植、韩说、马日磾、杨彪等人都来饮酒庆贺,一些没来的高官贵戚也托人送来了贺礼。

蔡邕一直游走于众人之间,除了刚来时寒暄几句,张胤就再没机会与他说话。直到席散之后,已有七分醉意的蔡邕才过来拉住张胤的手,说:“小友,你来了我很高兴。”

张胤心道:“大儒醉了也说这般没有营养的话。”

卢植在一旁问道:“不知蔡议郎为女儿起何名字?”

蔡邕眼睛一亮,高声说道:“吾儿名珪,吾女自然名琰。”

珪同圭,琰珪,古时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周礼?考工记?玉人》:“琰珪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也就是说琰珪是使者执以为瑞节,征诸侯之不义所用。琰与珪相合,喻意蔡氏兄妹亲爱,更是蔡邕期望子女成材的心愿。

卢植抚须赞道:“好喻意。”

张胤心中更为惊异,暗道:“原来我是在喝蔡琰的新生酒。”

自蔡府回来后不久,又有大内使者传召,要张胤明日进宫面圣。张胤送走天子使者,琢磨着刘宏要他进宫的用意。

卢植对张胤道:“无需担心,陛下召你入宫,无非是要勉励你一番,你届时依礼而为也就是了。”

张胤点头称诺。

第二日一早,张胤沐浴更衣,进宫面圣。此行只他一人,自然带不得张飞、张鄂。

天子刘宏此时还住在南宫,他钟意的西园还在扩建休整中,或许要不了多少时间他就可以搬入西园享受了。

张胤入宫时,在宫门处正遇到中常侍赵忠,今日轮值到赵忠侍奉皇帝左右。常侍之职始于汉初,为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当然现今的中常侍远胜往昔,是实实在在有具体职掌的官职,并且常被天子授以重任。不过常侍的顾问职责还在,张让、赵忠、夏恽、郭胜等人仍要轮值入宫侍候。

两人久闻其名,却是初次见面,互不认识。

赵忠打量了一下张胤,问领路宦官道:“这位少年郎君是何人?”

那宦官恭敬地回答道:“今日陛下召见献灭蝗之策的张胤郎君。”

赵忠恍然,面露笑意,向张胤道:“久闻悯农郎君大名,今日才得一见。”

张胤见赵忠穿着,知道是十常侍之一,只是不知是其中哪位,行礼道:“见过常侍。”

赵忠呵呵一笑,说道:“我是赵忠。”

张胤“啊”的一声,显然十分诧异,又行一礼,说道:“拜见赵常侍。恕罪,恕罪。”

赵忠大袖一拂,道:“何罪之有?悯农郎君风采果然不凡!”

赵忠说话声音与正常男子稍有些不同,但是语气柔和,带着上位者的威严,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大出张胤的意料。

这哪像电视里所演的阴阳怪气的太监?

不过这时候也还没有太监的称呼,那要到辽代才有。

“子承获拜童子郎,想必尚未冠礼?”赵忠这是想问张胤的年纪。

“胤今年十八矣!”

“年少有为。今日陛下召见于你,仆猜想定是要授你郎职。不知子承可有意向?”

赵忠这是有意招揽自己,张胤心思急转,琢磨着该如何回答。他可不想跟赵忠有任何沾染,身处这个时代,他十分清楚跟宦官有了瓜葛会怎样。那可是会被整个士族所唾弃的。曹操因被宦官曹腾收为养子,一辈子都没有摆脱“阉宦遗丑”的污名,就连屠户出身的何进也骂曹操“宦官之后”。

张胤敛容道:“胤不敢妄猜陛下圣意。”

赵忠笑道:“陛下授你之职,若不满意,可来找仆,仆或许能为你调换调换。”

这话可是有些大不敬,可是赵忠确实有这个能力。不过张胤估计刘宏不会这么快授予他官职,虽然他因功获拜童子郎肯定不用参与考试了,但是要想入三署,一般还需要到太学学习。

张胤拱手行礼:“多谢常侍厚爱。”

赵忠摆摆手,道:“咱们走吧,不能让陛下等急了。”

张胤跟随赵忠,被那领路宦官引着,穿廊过殿,不知拐了多少个弯儿,终于来到天子刘宏平时居住的嘉德殿。

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嘉德殿位于南宫东侧,是建在周朝时九龙殿的旧址上,其正门正是过去的九龙门,现在叫嘉德门,门前有三个铜柱,每柱有三龙缠绕。

嘉德殿是大汉皇帝居所,自刘宏登基后,追认亡父为孝仁皇帝,迎奉母亲董太后为孝仁皇后,与他同居嘉德殿,并称其为永乐宫。这也是宣扬孝道,以礼治国的意思。汉以孝治天下,万事皆以孝为先,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不敢有违孝道。史书记载灵帝刘宏荒淫无道,可是他对母亲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