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九江蛮(1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7021 字 2017-05-25

卢植此行去九江郡任太守,主要是为了平复蛮人的叛乱,朝廷原本是要拨一千精兵随卢植前往九江,不过卢植认为并不需要,有九江郡兵就可以了。

八月二十六,天气正热。卢植和张胤、张晟、韩当、凌操等人到达九江郡治阴陵。

春秋时,九江郡地方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故而有“吴头楚尾”之称。自秦灭楚后乃设九江郡,是秦始皇分天下的三十六郡之一,原本治寿春,建武元年改治阴陵。

九江郡一向汉蛮错居杂处,至今汉民约有四十余万,而蛮族相对较少,不足汉民的三分之一。当地汉民一般称呼蛮族为“山民”、“山蛮”或“蛮僚”,以部落聚居之地区分之。

时人认为蛮族是盘瓠①之后。在江、淮之间,东连寿春,西通巴、蜀,北接汝、颍,扬、荆、交等州都有以血缘为系聚落而生。九江蛮族与荆州五溪蛮、长沙蛮、桂阳蛮、零陵蛮、澧中蛮等宗源相近,习俗相若,多居山壑水泽之间,刀耕火种,采实狩猎,好着五彩衣,赤髀横裙,皆擅使弓弩、刀牌,履山林如履平地,性极凶悍。

汉蛮之间,混而杂居,本来相安无事,互相之间也有货物相易,只是少有姻亲往来。汉廷向蛮民征“賨布”之赋,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蛮民吃苦耐劳,这点税咬咬牙倒也能受得。可惜,朝廷派来的官吏滑胥,虚增税赋,中饱私囊,致使九江蛮民受压不过,屡起反抗。

今年初夏,九江郡蛮族涂山部和荆山部联合起兵反抗汉廷,纠集万余蛮兵,悍然攻城略地,杀官吏,烧官府,劫粮仓,一时间声势浩大。

卢植和张胤等人到了阴陵城外,已有郡府官员在迎接,为首之人是太守府长史胡敏。胡敏,字通达,寿春人,博通经籍,学识广博,在江淮之间甚有名望。前任太守已经卸任回乡,如今九江郡中以他职位最高。

胡敏见到卢植的车驾,知是新任太守来了,上前行礼问道:“可是卢府君车驾?”

张胤、张晟和韩当、凌操骑在马上走在卢植所坐的马车两侧。张胤见有一官员模样的人询问,便回答道:“正是。不知尊驾是?”

“吾乃胡敏,添为本郡长史。”

张胤翻身下马,向胡敏行礼道:“在下是卢府君弟子张胤。见过胡长史。”胡敏还了一礼。

卢植从马车中出来。胡敏又向卢植行礼:“卑职胡敏,见过卢府君。”

卢植颔首道:“胡长史,我们进城吧,边走边说。”

一路之上,卢植向胡敏了解了九江郡守府的官吏和掾属情况,以及蛮族叛乱的态势。

卢植没有想到,这次蛮族叛乱的情势竟然如此恶劣。义成、当涂两县竟然已经被蛮族攻破,府衙被烧毁,官仓被劫掠,不少汉人百姓也死于战乱。如今涂山和荆山二部蛮人兵锋已经指向阴陵,按照胡敏的估计,最迟后日,蛮人就将攻到阴陵城下。

面对这种情况,卢植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顿兵马。

“九江郡兵马不多,共有八千余,主要分两处驻防,一在郡治阴陵,约有三千郡兵,另在淝水之畔合肥城中有郡兵不足两千,其他县城有兵数百至千余不等。”胡敏介绍道,“卑职已经命合肥之兵尽速赶来,要求其明日午时之前必须赶到。同时,也已经向寿春求援。”

卢植颔首:“阴陵城中有多少百姓?”

“计有万户,八万余口。”胡敏又道:“明府,可要到校场阅示军容?”

“也好。”卢植点头。

等卢植在校场中见到九江郡的守兵之后,对平叛之事凭生几分担心。校场中立着千余郡兵,行伍倒也齐整,装备也勉强算得精良,只是这气势不能令人称心,明显是军备松弛,疏于操练,面对上万蛮兵,恐不堪一战。

卢植心中对平定蛮族叛乱之事本早有打算,不过如今看来,必须先解决郡兵的士气问题,否则,一旦与敌接战,也许会出现一触即溃的形势,何谈平叛?

当晚,胡敏和太守府众掾属设宴为卢植接风。席上卢植只饮酒一杯算是受了众人的情,就不再饮,而是将话题引到了平叛之事上。

下首有一人首先说道:“蛮僚虽凶,但是不知兵法,若有精兵三千,定能一战破之。”

卢植不知说话之人,问身边胡敏道:“此是何人?”

“此是领兵司马樊能。”胡敏轻声回答,然后起身目视众人,又说道,“蛮僚凶恶,擅用刀弩,人数又众,如今占据义成、当涂两县,难以足除,还需徐徐图之。”

卢植微微点头,又看向张胤、张晟、韩当、凌操等人。

张胤和张晟自不必说,一个是自己的得意弟子,一个也是勇力难敌的猛将胚子,卢植知之甚深。一路上,卢植对与张胤同来的韩当和凌操也特别留意,发现韩、凌二人亦非泛泛之辈,韩当行事沉稳,长于弓马,并且膂力过人;而凌操为人豪侠,讲信义,有胆量,也是个可堪培养的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