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南阳祭祖(3 / 4)

峥嵘志 肥猫江湖 6073 字 2017-05-23

迟。

席间,张胤又取出蔡邕所写的两幅字和带来的裘皮,分别送给张识张亮父子和其他族人。

张识见到蔡邕的字,十分高兴。他从小喜好读书写字,对当世书法名家,如崔瑗、蔡邕、张芝等人的字都十分倾慕。蔡邕之字更是名闻天下,等闲人千金求字亦不可得,这可是远远胜过裘皮的礼物,很合张识的心意。

席散之后,张亮亲自带张胤三兄弟去看自家的院子,交代他们早些休息,之后转身出门而去。

这是一座前后两进的小院。除了西厢有张山之妻赵氏带着孩子和两名老仆住着,其它房间如今都空旷着。赵氏母子当年是按张谟的吩咐留在家中看守老宅的。

父母居住的小院和房间中倒也干净整齐,显然赵氏没忘打扫收拾。看着书房中的案几、竹榻,抚摸着父亲使用过的毛笔、读过的书简……张胤心中又想起了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了父亲捡到自己时的兴奋,想起了救出父亲时那欣慰的眼神……该死的思念之情又翻涌上来,让人不能自已。

“唉……父亲!你现在过得可好?”

张俊和张晟也在一边沉默不语。

月上树梢头,心在伤心处。伤心的事总是让人记忆深刻。

直到窗外有清脆的声音响起,几人才回过神来。

“胤叔父在吗?”

“是音儿吧?”

“是!”

张胤推门出来,看到张音一个人站在院子当中,乌溜溜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着光。张音此来,自然是为了他的那个“礼物”。

张胤当然也不会食言。当下就和张晟、张俊一起,带着张音到马棚之中去看那“礼物”。

“礼物”让张音十分惊喜。他没有想到这个初次见面的小叔父竟然送给自己一匹马作礼物,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这可是来自草原的骏马,身躯高大,毛色油亮,正经八百的千里驹。放眼全郡,都没有几名少年子弟能骑乘如此的好马。只是太贵重了。

张音摸了摸马的脖颈,转过身向张胤道:“多谢叔父!这……太贵重了,侄子不能收。”

张胤微笑道:“马在这里很贵,在渔阳可是很便宜哦!我们只不过花了点精力把他运过来。”

张俊过来说道:“这是阿兄和我等的一片心意,汝就收下吧!没什么贵重不贵重的。明天带我们去逛逛西鄂城,算是还礼了。”

张音心里爱极了这匹枣红马,也就不再推脱,答应明天带小叔父去逛街。

当夜,张音欢天喜地的走了之后,张胤三兄弟就在自己的老宅院中住下休息。

第二天一早,张胤向叔父张识禀报之后,跟随张亮、张音父子一起去西鄂县城中转了转。张胤原本是想才买些酒水、糕点之物给父亲扫墓上坟用。不过其实这些东西张亮早已经准备好了,几人纯粹成了逛街。

寒食节当天,张胤和张俊在祠堂中拜了祖先。当今,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张氏家族世代两千石,自然是可以在族中修建祠堂、家庙,以伺四时祭拜。

张胤实在是没有想到这祭祖礼节如此之繁复,要分祭神、请祖、献礼、听训等一系列步骤。一整套仪式下来,就连张胤这少年之人也颇感劳累。

拜过先祖之后,张胤三兄弟又来给祖父张衡扫墓。张胤按照后世的习俗,上了三柱香,并在墓前吹奏了一曲《长相思》,以祭奠祖父。

祭祖过后,张胤三兄弟心情放松下来,在西鄂游山玩水,彻底放松了几天。

在此期间,张胤还办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说服叔父张识和他一起做从渔阳向中原贩马的生意,实际上就是要打通从幽州到中原的商路。这件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打通的关节实在太多。不过好在张家累世豪富,人脉也很广,倒也很有机会完成这件事。张识对此很是支持,毕竟这件事对张家只有好处,并建议走南阳太守张忠的路子。

当今南阳太守张忠是天子生母董太后的外甥,其人十分贪财,因董太后的扶植得了个南阳太守的职位。上任后,张忠仗势放滥,穷尽敛财能事,南阳民众对其十分痛恨。张氏家族想在南阳生存发展,与其合作倒是一条路,只是张忠的名声实在太差了。

在张胤看来,并不觉得和张忠合作有什么问题,他提出打通从幽州到中原地区的商路也并非完全为了钱。

几天里,张胤反复和叔父张识商量,最后议定由张识出面和张忠提出,张胤只负责在渔阳方面的事。定下此事也让张胤长舒一口气,对叔父张识心存感激。

张识为人清正,并不好财物,这个性格似乎是张氏传统,虽然张氏家族连年来经商之事做得很不错。早年间,张胤的曾高祖张堪曾把数百万家产赠给自己的堂侄,也就是张识的先祖,此事还曾传为美谈。如今张识掌管家族的商业经营与他的本性并不相合,只是他要对家族的发展负责。